谁也没有想到,历经5年努力,刚刚成功杀入甲A联赛的深圳润迅篮球俱乐部会在仓促间易帜。上周六,北京易康宝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宣布:该公司已经全面收购润迅队。但新赛季球队仍然留在深圳,并以深圳易康队的名义参加甲A联赛。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润迅公司在球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后黯然放手呢? 成立伊始埋下祸根 深圳润迅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迅速崛起,凭借传呼机和手机放号业务,很快就成为珠江三角洲通讯行业的龙头,生意更是做到了港澳地区。 为了更好地宣传公司,建立健康、亲切的企业形象,润迅公司选择了体育作为突破口。先是以100万元的价格买下了当年刚刚升上甲A的深圳足球队胸前、背后广告。据该俱乐部的一位前负责人介绍,当年润迅甚至有独立搞足球的想法,但因为俱乐部是以会员制的形式建立的,不能出卖球队所有权,润迅才作罢。 1996年9月,前解放军队老将刘欣从东北来到深圳,并以一份非常诱人的计划最终说服了公司董事长。在这份计划中,新成立的俱乐部将用一年冲上甲B,再用两年冲上甲A;三年后,俱乐部将自负盈亏,并逐步盈利。 一个美丽蓝图在公司高层中形成:这个篮球俱乐部不但能带来广告效益,还将成为企业新的增长点。 同年11月,深圳润迅篮球俱乐部正式成立。 冲A三年只赔不赚 刘欣实现了自己的承诺。润迅队请来原八一队的蒋旭勇、刘绪清任教练,还从全国各地邀来了一大批老将。 1997年,球队成功冲上甲B。在刘欣的一再建议下,公司又加大了投入。教练组开始奔赴全国各地,挑选了一大批十五六岁的小队员,成立了润迅希望队。虽然靠着一批老队员支撑局面,但润迅队还是在1998年的甲B联赛中保级成功。同时,润迅希望队在全国青年联赛中表现突出,并在公司的支持下到美国进行了三个月的集训。 1999年,润迅队杀入甲B联赛四强,可惜在最后时刻功亏一篑,没有实现3年冲甲A的承诺,俱乐部与总公司的矛盾由此开始形成。由于老将们的状态已经每况愈下,年轻队员又到了成熟的关键期,俱乐部极需加大投入。尽管公司董事局已经开始对球队“只出不进”的经济状况提出异议,但依然通过了当年近300万元的预算开支。 现在回想起来,2000年是润迅俱乐部生死攸关的一年。润迅希望队第二次到美国参加NBA训练营,黄海贝等三名队员还入选了国青队,参加了亚洲锦标赛。为了加强球队最薄弱的内线,俱乐部花20万元找来单涛,有点“毕其功于一役”的味道。 然而天公不作美。在赛前的体能测试中,近半年没有参赛的单涛始终没有通过及格线。原本围绕他设计的一整套战术化为泡影,在连输三场的情况下勉强取得了第六名。 幻想破灭撤为上策 这一年的失败让润迅彻底看清了俱乐部所面临的困难。加上呼机市场的日渐萎缩,润迅动了退出体育经营的念头。 去年底,位于深圳市郊观澜镇、由两个旧仓库改建成的润迅篮球训练基地正式落成。球队终于有了一个正规的“家”。2001年中,俱乐部新一年的预算方案始终没有得到公司批准,总公司的答复是:先参加甲B联赛,其他问题赛后再说。 或许是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球队在一种“破釜沉舟”的气势下打得非常顺利,最终以总比分3比2击败沈部,冲A成功。 然而就在球队上下精心准备甲A联赛时,总公司却宣布对球队进行估价,并欢迎有兴趣的企业洽谈。润迅解释,三年来球队花了1000多万元,却始终没有什么收入。连甲B联赛的四强大战才吸引不到2000名观众,再谈什么市场开发也是枉然。同时,公司宣布总经理刘欣“离职”,甚至连他的手机都收回了。 经过对球队人员和训练基地的估算,润迅给球队开的价是2000万元。这一高价再加上篮管中心“不能变更注册城市”的规定,没有哪家企业对这支球队感兴趣。眼看着11月1日CBA联赛的注册日期临近,球队、教练和队员都将面临无球可打的困境时,篮管中心和深圳市有关主管部门终于联系了北京易康宝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匆忙完成了交易。据了解,成交价与原估价有不小差距。 但这笔交易还存在不少隐患。首先是这家科技公司根本没有操作体育市场的经验,能不能将这支甲A新军带好还是个问题。而且交易成功之前,单涛已经转会到北京奥神队,少了这个台柱,队伍的实力将大打折扣。一旦成绩不好,挑剔的深圳观众更加不卖账,球队的经营情况肯定好不了。 目前,原润迅队的教练、队员仍留在基地,等待新东家接手。至于以后的去向,大家都持观望态度,年轻队员更是流露出转会的意向。 在采访中,润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无奈地说:“球队搞了5年,投入了这么多,我们也很不想做出这样的决定,如果我们不趁着刚升上甲A的机会将它出手,这个包袱我们又能背多久呢?”(辉扬) 大事记 ●1996年11月深圳润迅篮球俱乐部成立 ●1997年10月润迅队列乙级联赛亚军,成功冲上甲B ●2001年7月润迅队获甲B联赛亚军,冲入甲A ●2001年10月润迅公司宣布球队待价而沽 (羊城体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