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八运会”是香港体育健儿的“试金石”,测试一下特区在全国的体育地位,那么“九运会”更像是特区运动员展露实力的一个舞台。凭着在自行车、田径、帆船、网球等项目上的出色表现,香港获得了两金、两银、一铜,总成绩较上届来了个大跃进,收获肯定不少。 香港所获的两面金牌均来自自行车项目:何兆麟的场地计分赛冠军及黄金宝蝉联个人公路赛冠军。而由蒋伟洪、杜韦诺、邓汉升、何君龙组成的四乘一百米接力队,不但以三十九秒九五的绩打破香港纪录,更为香港首次夺得一面份量十足的田径银牌,“风之后”李丽珊也获得帆船的银牌,而铜牌则来自男子网球双打的唐敏聪/许建业。 除此之外,香港队的佳绩还包括:三名男单选手李静、高礼泽、梁柱恩及一对男双选手张钰/梁柱恩打进了乒乓球前八名;男子网球队得到团体赛第五名;游泳队的郭健明获一项第六名、一项第七名,女子接力队获一项第八,游泳队更四次刷新两项香港纪录;“香港飞人”蒋伟洪及被误传为“拳击选手”的杜韦诺获得一百米跑的第五名及第七名;黄金宝除卫冕冠军外,也得了两项第五名及一项第八名。 香港代表团团长霍震霆赛前曾经表示,香港队此次志在参与及锻炼新人,不计较成果。但一次又一次地连创佳绩,令霍震霆展露了难得一见的笑容。他说,香港队获奖令他感到很光荣,但更重要的一点是,运动员的辛苦有了回报,希望藉以呼吁香港社会更重视体育活动的发展,才能够令香港无负“国际大都会”的称号。 事实上,香港队今次创造佳绩还有深层意义。一个可喜的现象是,香港队的表现不再只集中个别项目及集中在个别名将。自行车及帆船项目不只有黄金宝及李丽珊,还不断涌现新人,乒乓球也突破了只有女队能获佳绩的旧话,香港获得的四乘一百米接力跑银牌、男子网球双打铜牌,都是靠队员的相互合作。套用自行车队教练沈金康的话,“团队精神”较个人成绩更为有意义。 香港社会长期视体育为“业余”性质,但是并没有阻碍运动员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信心。获得奖牌的运动员中,除了李丽珊外,基本上没有一个是职业运动员,他们在比赛训练的同时,或为生计奔忙,或兼顾学业,真正能够抽空出来专心作赛的时间,远远低于很多内地运动员,所以今次佳绩的背后藏着更多的运动员自我追求更高境界的理想。 香港队在“九运会”创下的荣誉及喜悦的背后,是运动员艰苦训练的成果,这种奋斗精神很值得在香港社会推广。面对获奖运动员的凯旋,香港社会应该更加重视体育竞赛,包括尽早兴建大型综合体育场地。如果籍由九运会上的表现唤起香港社会更加关心运动员、关心体育发展,才是今次香港队在“九运会”上获得的最佳奖励。(卢峰) (中国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