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刘晓新沈阳报道昨天上午,从西亚归来的米卢召开了一次全队会议。此前队员们说,“肯定是米卢的汇报演讲”,但结果大出他们意料。 上午9点30分,米卢以“阿联酋令我吃惊”开场,让与会者以为他会继续阐述他的西亚之行感受,但米卢话锋一转问队员,这段时间训练的感受如何。“累,实在太累了。”队员实话实说。正寻找“思想工作切入点”的米卢顺势开始“点化”:“累吗?我和金指导连续坐了32个小时的飞机回来也累,但这没什么。”再问李明,“有没有压力。”李明答:“有。”其他队员也纷纷发言。米卢继续他的思路:“什么叫压力?压力就是想就有、不想就没有,就像你觉得累就累,不觉得累就不累。” 这段时间,米卢一直试图告诉队员,任何事情首先取决于心理。 一轮“短兵相接”后,会议才进入正题,即“十强快到了,你在想什么?” 每个队员尤其是参加了上届十强赛的队员都要求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个程序是按照分组讨论形式进行的,有队员说,这很像是念小学时班主任经常召开的主题班会,每个组选出一个小组长,统计大家的发言。但是这样的形式并没有收到理想效果,某些队员所说,“教练、足协领导都在场,谁会说心里话?” 祥福总是最坚决的执行者,他第一个谈了自己的感受:“我们那时参加大赛时的压力相当大,上级领导甚至要求现场观众看球时都不要乱出声,要安安静静看球,但这反而使我们更压抑。7万多人集中在工体鸦雀无声,我们怎么可能感受得到主场的氛围,唯一的感觉就是窒息感。” 一名主力队员说:“过去大赛赛前领导接见,球员宣誓,一搞封闭训练就是两三个月,弦始终绷得很紧,压力能不大吗?以这样的状态参加比赛,打顺了是偶然,打不顺是必然。神经一直高度紧张,技术能不走形?战术打法能够得到很好的实施?比赛前的压力使得我们在比赛中技战术发挥打了折扣,而比赛时如果我们发挥不好,比赛后又会遭到各界的一片指责声,这又使我们背上了更大的包袱并承受了更大的压力。从而也影响了以后的比赛,如此循环反复,恶性循环只能使得我们空留遗憾。” 郝海东仍是敢说话的人,他这样说:“其实我们每一次都能感受到巨大压力,但经历过才知道这些都是表面上的东西。上届十强赛结束后感觉像是世界末日到了,现在不又站到这里来了吗?回头想一想,其实我们什么损失都没有,每个人都应该相信,这样的经历对我们来说,没有失去,只有得到。”他的话可能是给队员们留下最深印象的发言。米卢曾经以点名的方式点到吴承瑛的头上,没想到吴承瑛抬头便是一句“我没什么想法”,让米卢愣了几秒钟。 接下来,米卢开始了被队员们称为“老套、瞎侃”的总结性发言。不过这一次他提出了一个新观点———努力在做与真正在做有什么区别?按照米卢的理解,努力在做是很想去做一件事,而真正在做则是已经做了。 西亚之行显然让他感受到了更大压力,但他并不愿意让球员们去直接面对这种压力,而是希望在此之前完成统一思想的过程。“战略上藐视对手,战术上重视对手”,这是米卢最后的赠言,而这句话他是在上海四国赛后从徐寅生那听来的,这里米卢对“乒乓哲学”中最感兴趣的就是这句话。 (足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