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届国奥队在上海短短四天的集训转眼就过去了。国奥这次集训肯定收获不小,但也不会没有遗憾。那么,收获了什么?遗憾又在哪里? 收获:从观念开始 此次国奥集训,除了演练边路转移和局部逼抢之外,地面传切配合的操练也非常频繁。小将王圣曾这样对记者谈自己的感受:“沈指导要求我们不要靠身体踢球,而是讲究传切和控制,一场球下来,要让对手很累。”这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转变。国家队在世界杯上被称为“只能踢60分钟”,自身体能下降是一个原因,老是被对手熟练的传切配合所控制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而现在从国奥队就开始弥补这一方面的缺陷,无疑是本次集训的一大收获。 在四天的集训中,我们没有听到过关于“快乐足球”的说法,可国奥小将们在训练场上的欢声笑语从没断过。沈祥福说:“该严厉的时候要严厉,该活泼的时候还是要活泼。”别小看这句话,这至少能让这群小伙子懂得,足球是练出来的,而不是“快乐”出来的。 遗憾:从时间说起 沈祥福嘴上没有说到遗憾,可从他的只言片语中可以揣摩出他对此次集训的最大遗憾:时间仓促。日本等国的青年队当初集训的时间都有一两个月,说实话,四天的时间很难让一支队员来自四面八方的球队产生质的飞跃,这也成了本次集训的最大遗憾。 从人员安排上来说,青岛队四名小将不完整的集训无疑也是一大遗憾。曲波受条件限制不可能归队,而另三名小将却因为人为的因素缺席了一半的集训,这对沈祥福的整体安排和统筹规划肯定会产生不小的影响。 另一个遗憾则来自队里的几张新面孔。此番第一次入选国奥的王斌、杨琳、吴坪枫和孙鸿坤的露脸曾令人耳目一新,但从四天的集训来看,这四名新人都没有表现出足够让人信服的能力,沈祥福谈到这些新人的时候很委婉地表示是否留用要商量后再定。依记者观察,除吴坪枫尚可外,其他三名队员尚不能很好地融进全队的风格之中。可以说,国奥队此次提拔新人的思路不错,但效果有些遗憾。 有收获,也有遗憾,这就是本届国奥队集训给人的印象。对于这支肩负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队伍来说,希望与压力并存。 本报记者张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