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和你对着干,怎么办?你也和他对着干?当然行,不过,你就多了一个敌人;躲着绕着怕了他?亦可,但从此他会欺负你一辈子。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大棒加面包。既让他知道你的厉害,又使他服你的气,死心塌地为你出大力。如今的国足主帅米卢,便是一位极擅长“大棒加面包”之招数的智者。他从长计议降伏与其“对着干”的郝海东、孙继海两大“刺儿头球星”的故事,足以收进中国足球高级教练培训班的教科书,成为球队主帅摆平大牌球星的经典之作。 郝海东是中国足坛球员里最“牛”的“一哥”,这一点,米卢来华执教时不可能没有耳闻。第一个在赛场上对外援动老拳,第一个朝外国裁判吐口水,第一个当上“董事长”,郝海东次次干得理直气壮——“一哥”就是“一哥”,若叫“老二”以下的抢了先,“一哥”的脸往哪儿搁?几乎任何国家的国脚都是各俱乐部的“大爷”,都不好管,国脚中的“一哥”就更是碰不得的老虎屁股,米卢走了那么多国家,管过那么多国脚和“一哥”,他心里比谁都有数。从在墨西哥、美国、哥斯达黎加和尼日利亚国家队执教的经验看,米卢深谙“欲圈羊群,先擒头羊”之道,要在中国队里树起绝对权威,首先就必须让郝海东臣服。米卢门儿清:假如组队之初就在队里确立郝海东的“一哥”地位,用不了多久,国足内便会出现“双核心”的局面——米卢领导“政府”,郝董领导“工会”,一旦有了“罢工”的由头,米卢的大权就要旁落。然而郝海东的实力和作用,又是米卢完成拿到世界杯决赛入场券合同所不可缺少的。所以,志在收服郝海东的米卢欲擒故纵,不仅不给郝海东在国足当“老大”的机会,连召他集训也是有一挡没一搭的,不露声色地挑动他的无名之火。已经习惯了“我当第二,没人敢当第一”的郝海东,哪里受过这种窝囊气,人家“请君入瓮”,他就乖乖地钻进去了。“炮轰米卢”的最大受益者,恰恰是米卢本人。有了这一“过节”垫底,米卢十强赛前本属理所当然的重召郝海东归役之措,便成了充分显示自己“大人不计小人过”的气度和襟怀之壮举。恩威并施的结果,一是郝海东不可能不卖力;二是“一哥”如此,“二哥”之后的诸兄弟,哪个还敢造次?对孙继海入选国足时机的把握,更凸现出米卢的老奸巨滑。孙继海是米卢手里一枚可进可退的棋子,米卢用确实有用的孙继海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但怎么用、什么时候用,学问大着呢。因为真正威胁米卢权势的,其实并不是郝海东或孙继海个人,而是郝、孙联手后形成的“大连帮”。米卢“拉打结合”,十强赛前先召郝海东,把孙继海挂起来,是他“分裂”“大连帮”的致命一招。几经折腾,被“孤立”的孙继海棱角已磨得差不多了,米卢于是顺水推舟地“恩赐”他回归国足,孙继海不仅不会抱怨,反而会因这“来之不易”的机遇而对米卢满怀感恩戴德之情。 不管米卢最终能否把中国队带到日韩的世界杯决赛中去,他的这种“狡猾”也会是留给中国足球特别是中国教练的一笔财富。 与米卢相比,另一位老资格外教鲍里斯给我们留下的,则是另一种类型的财富。鲍里斯也曾遇到“郝海东”和“孙继海”,比如现在被鲁能泰山俱乐部“封杀”的李明,以及曾经被“封杀”的宋黎辉。李、宋遭“封杀”的全部原因我们不太了解,但据悉主要是由于同鲍里斯“对着干”。球员不服教练甚至故意捣蛋,肯定是错误的,受惩罚乃咎由自取,鲍里斯和俱乐部都没做错。问题在于,惩罚的目的是什么?应该是通过惩罚让被罚的球员认识错误,将功折罪,再为球队出力,而不是就此把这个人“废”了。宋、李遭罚之时,皆为泰山队用人之际,他们的缺阵给全队造成了损失,而从球队的表现看,也没有收到“杀一儆百”之效。因此,这样的“封杀”显然失败了。比之被米卢成功“招安”的郝海东、孙继海,李明、宋黎辉是不幸的。 更有说服力的例子,还是沈阳海狮队一年前后的天壤之别。内波接掌海狮队教鞭后,也曾与高峰、谢育新等球星“过不去”,但内波的足智多谋使他把这种消极势力巧妙地化作了积极的力量,为球队2000赛季的辉煌增添了砝码。内波的继任者亨利却完全不同,“不听招呼”的几位老将统统被他赶走,但沈阳队依然兵败如山倒。内波和米卢一样,是懂得用足“大棒加面包”功能的明智之帅,他们的神奇绝非偶然。(尹波) (体育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