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我国第一个希望义卖中心在上海成立。李玲蔚、孙雯、熊倪、张小玲等9位运动员向中国青基会希望义卖中心捐赠了10块金牌。台湾著名制片人凌峰、羽坛冠军李玲蔚出任希望义卖中心“公益大使”,同时担任希望工程义工,并获得聘书。 当上“希望大使”的凌峰说,“每一次参加希望工程的各种活动,我总是带着感激和激动回去”。对我国运动员前天捐金牌给希望工程这一举动,凌峰赞不绝口。他说,运动员的一生就体现在这块金牌上,这金牌对运动员来说,何等重要;而今,运动员把象征其一生荣耀的金牌拿出来,让希望工程的孩子一起分享,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感动的义举啊! 10块金牌现已进入拍卖阶段,拍卖得来的钱将全部用于希望工程建设。 朱建华:想把唯一的金牌捐出来 运动员是怎样想起要为希望工程捐赠金牌的?记者了解到,为希望工程捐金牌,这个想法在去年年初就有。最早提出捐金牌这个想法的,是我国跳高健将朱建华。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与运动员接触的一次座谈会上,朱建华提议,要把自己破世界纪录的那块纪念奖牌捐给希望工程。这一提议得到中国青基会的赞同。 2000年4月21日上午,中国世纪体育明星向希望工程献爱心活动组委会在中国青基会召开了在京体育明星座谈会,羽坛名将李玲蔚、跳水王子熊倪参加。捐赠金牌活动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在座谈会上,熊倪诚恳坦言,自己非常乐意参加这次活动:“我认为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本身是对自己形象的一次包装、宣传。我从小就听到‘希望工程’活动,我相信这次活动能举办好,希望主办单位把握宣传力度,把运动员的奖牌是通过辛勤汗水换取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宣传力度越大,拍卖的标的越高,对希望工程的捐献就越大。我参加过好多次希望工程的活动,以后还希望参与更多的公益活动,希望本次活动能有延伸、有配套,能长久持续下去。” 李玲蔚谈的想法和建议很实际,并具有实际操作性。她说:“对我们运动员来说,多块金牌和一块金牌同样珍贵,都是通过一个历史时期的艰苦训练夺得的,都很珍贵。我们把金牌捐给希望工程心里放心,我们不求回报。几年前曾有类似活动组织,但最终不了了之,对捐赠者无任何说法,使运动员产生疑心,不敢轻易参加捐赠活动。这次活动能否做好很关键,它关系到活动能否延续,搞好了能提升运动员的无形价值,反之做不好会让我们跌身价,造成很不好的社会影响。” 与会者最后一致认为,奖牌受赠后,拍卖活动将会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说,镏金牌的捐赠活动,推动了这个全国第一个希望义卖中心早日成立起来。 李玲蔚:我会捐出所有的金牌 在希望义卖中心顾问刘际潘向义工颁证在希望义卖中心,记者采访了羽坛皇后李玲蔚。十多年过去,李玲蔚依然美丽。难怪羽坛上形容“新秀”长得美,总说:“貌比李玲蔚”。 这位来自浙江小山村的江南女子,温婉沉静。她说,捐赠金牌,是因为自己从小受到母亲的影响,母亲给她的教育,最多的一点就是,要多做好事,保持一颗善良纯正的心灵。 李玲蔚是这样看待生活的———“球场上的拼搏是残忍、激烈的。但走下赛场,作为一个普通人,他应当有爱心,多做好事,多参加公益活动”。据了解,李玲蔚每年都要资助一些孩子上学。当中国青基会找到她,谈起捐赠金牌的事,她马上就答应了。 自1980年加入羽坛国家队到1989年退役,李玲蔚一共拿了13个世界冠军的金牌。“是不是因为金牌拿得多了,所以捐一两块也无所谓?”记者笑问。 李玲蔚说,她注重的,是拿金牌的过程,拿到以后,金牌只不过是一个象征。能对希望工程起作用,奖牌已经超出了它本身的价值。“今后如果需要的话,我会捐出三块、四块,甚至所有的金牌。可能我留下的会是一块亚军的奖牌。因为每一块奖牌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 这次李玲蔚捐献的奖牌是1984年在第10届尤伯杯羽毛球团体赛上的冠军奖牌。说起这块奖牌背后的故事,让记者深感奖牌的来之不易———这是中国羽坛第一次拿到的金牌,而且当时战绩是以5:0战胜对手,这样的战绩,至今仍是最好的成绩。 一块金牌一个传奇故事 前天,熊倪因为正在参加九运会的赛前训练,所以没有到场。而孙雯尚在美国,夏嘉平在香港,没能赶来。最后到捐赠现场的运动员,来了三位。除了李玲蔚,还有刘霞和曹燕华,这两位女将都是上海人,退役后回到上海生活,说着一口流利纯正的上海话。 刘霞捐赠的是她1978年参加第8届亚洲运动会获得的羽毛球女子单打冠军的金牌。曹燕华捐赠的是她1985年参加第3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得的混双金牌。 二十年过去,刘霞已经记不清当时获得这块金牌的场景,但是谈起往事,刘霞脸上还是洋溢着幸福。刘霞说,在70年代末,我国还没有参加什么全世界的体育比赛,亚运会已是最高级别。刘霞记得1978年,她在亚运会上获得了团体和单打共计3块金牌。去年,当中国青基会找到她说起捐金牌的事,她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她觉得用这样的方式帮助贫困孩子读书,义不容辞。 而连续获得三届世界残奥会双打、单打冠军的张小玲,这次则慷慨地一次性拿出了2枚金牌。 为了希望工程的孩子,孙雯刚结束世界女足比赛,就亲自把金牌送到了中国青基会。熊倪一听说捐金牌的提议,就爽快地答应下来。正忙着开公司的杨文意、曹燕华,每次接到希望工程的电话,不管公司有多忙,总是二话没说就赶来。 希望义卖中心有关负责人感慨地对记者说,“运动员金牌来之不易,每一块金牌背后都浸透了他们的汗水和鲜血!”作为荣誉的见证,也许在平时,不管生活如何艰辛,运动员不会把金牌转让,但今天,为了那些素不相识的孩子,他们毫不犹豫地把金牌捐出,“只因为他们有颗善良的心”。 想要给希望工程捐赠金牌的运动员很多。最早提出捐赠金牌这个想法的朱建华,因为奖牌放在美国的家中,要拿还得来个跨国飞行,所以这次没能捐赠,很遗憾没能成为第一批捐赠金牌的运动员。而王军霞、许海峰获得的金牌分别代表了我国第一块中长跑田径赛金牌、奥运会中国金牌实现零的突破,意义重大,这次没有被批准捐献。 希望工程实施12年来,已救助了失学儿童230万名,援建希望小学8355所,培训和表彰希望小学教师6000名,累计募集资金超过20亿元人民币。但是前天成立的希望义卖中心,却是全国首家。 这个希望义卖中心的成立,是根据我国的捐赠法,参照英国牛津慈善联合会的做法而成立的。其主要目的是,加强希望工程受赠物资的管理,通过义卖的方式,让那些不能用于资助对象的受赠物质变现后直接用于希望工程。 希望义卖中心前天正式成立,目前已收到13大类的捐赠,共计450个品种,15000件物品。仅前天一天,义卖额就达到了60700元。(新闻晚报) (解放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