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下午3时左右,我所乘坐的CZ3534次航班准时出现在广州白云机场上空。三个小时前从青岛起飞时,我还体会着北方初冬特有的阴冷,此时舷窗外的岭南大地却向我展示了一派春意盎然的风光。
在我鸟瞰到著名的广州塔之前,关于亚运的交谈已经回荡在耳边,那是后排的一名老者,边望向窗外边告诉女儿,亚运会放在广州举办,跟宜人的气候有很大关系。
步入机场的第一时间,亚运会的气息就扑面而来。首先是随处可见的亚运会口号“激情盛会,和谐亚洲”;其次,就是为赛事做出巨大贡献的志愿者。抵达之前就已经听说,组委会为了方便记者采访,特意在机场设置了证件激活点。本来想,偌大的机场,这个激活点不知道隐藏在什么角落,但是刚刚走到行李传送带旁,身穿绿色工作服的年轻人就映入眼帘了。
激活证件用了不到一分钟。扫描、贴标签、挂上丝带,亚运采访证终于以完整的面貌出现了:证件是绿色的,带子是绿色的,再加上志愿者身上同样颜色的工作服,亚运会以满眼的绿色向世界敞开怀抱。
另外一拨负责抵离服务的志愿者就在几米开外。上前询问交通事宜,操着典型南方口音的小伙子冷不丁地问了一句,你是青岛来的记者马贤贤?顿时惊诧无比、感动无比。原来,小伙子手里掌握着一份长长的记者名单,结合刚刚降落的航班,再加上我的名字荣幸地出现在青岛记者的排头,小伙子做出了十分精确的判断,你是青岛来的第一个记者。
带着愉悦的心情,我憧憬着5天后就将开幕的盛会:会像路边用鲜花点缀而成的足球、篮球、排球、网球所传达的那样,光彩夺目、激情无限。
本栏文/特派记者 马贤贤(本报广州11月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