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2010广州亚运会 > 广州亚运会射击 > 射击动态

中国亚运会首金得主自制手枪备战 憾错过奥运会

来源:东南快报
2010年10月20日11:08

  本报讯(记者 朱国财)18日,距离第16届亚运会还有25天,由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与中国奥委会共同主办的“这一刻 为中国” 第16届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领奖装备交接仪式暨为第16届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壮行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

  1974年,在德黑兰亚运会上,苏之渤为中国代表团拿到首枚亚运金牌,实现亚运会金牌“零的突破”。苏之渤也向我们讲述了他夺得首金的经历。

  著名运动员莫慧兰、陆永以及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郑捷等也出席了此次活动,与即将出征亚运会的中国体育健儿们分享他们的备战经历和大赛经验。

  →刚进运动队 一顿吃五个馒头

  “当时进了运动队简直就是进了天堂。在那个时候最主要的就是能吃饱,运动员至少这一点是绝对能保证的。你可能想不到,我刚进队时一顿能吃5个大馒头,所以那个时候我们训练完全就是打心眼里想练好,进入国家队后这种想法就更强烈了。”回忆起进国家队的事,苏之渤这样说。

  →自己造枪备战亚运会

  1973年之前,中国并没有确定要参加亚运会。

  “1973年元月,从北京来的一个朋友聊天时说,中国肯定会派代表团参加1974年德黑兰亚运会。”这次谈话,让苏之渤意识到重回国家队的机会来了,“于是我开始自己悄悄早上锻炼来恢复体能,3000米跑步,做引体向上和俯卧撑来练力量,毕竟5年没摸过枪了,自己也不知道还行不行。”

  为了让自己提前能有握枪的感觉,尤其是提高瞄准时手臂的稳定性,苏之渤开始自己造枪:“厂里有的是铁皮和铁棍,我就用它们焊了一把‘手枪’。”

  这把枪是一个模型,苏之渤说他白天上班,晚上回到宿舍就用这把自制的“手枪”练习臂力和瞄准:“一周大概有三四天,每次至少半个小时。”苏之渤的提前准备有了回报,1973年3月,他被通知重回国家射击队,备战德黑兰亚运会。

  →决赛时,不断喝水

  “比赛前一晚基本没睡觉,我不停地告诉自己,要按规定动作去做,一发一发稳稳地打。就这么想一会儿迷糊一会儿。”苏之渤说。1974年9月2日,亚运会男子手枪慢射比赛的决赛如期进行,中东地区气温很高,空气也很干燥,苏之渤不停地出汗,但衣服马上就被蒸干,他打几枪就得去喝点水,补充丢失的水分。

  苏之渤提前5分钟打完了全部60发子弹后,四处转了转,看看别的选手的情况。这时,场上只剩日本选手大畑政修没有打完,苏之渤看了一下对手的成绩,心里盘算着,自己打了552环,如果对手发挥正常的话,金牌很有可能落入日本队手中。结果,大畑政修最后几环发挥欠佳,连续打出5环、6环的低分,总成绩为550环。最终苏之渤拿到了中国人在亚运会历史上的首枚金牌。这是德黑兰亚运会产生的第一枚金牌,也是中国产手枪的胜利。

  →不知道是第一金

  “拿到这枚金牌自己心里自然很激动,但当时没有什么中国第一金和亚运会第一金的概念,那个时候我们心里想的就是不能辜负了祖国的期望,因此确定自己获得金牌的那一刻我就是想不负祖国重托拿到金牌了。”苏之渤说直到去领奖自己才听别人说起这枚金牌的意义,“那会儿的人真是很单纯,也不特别兴奋,唯一有点变化的是比赛结束后自己一贯的午休规律那天打破了,吃完午饭后往常自己会睡会儿,但那天中午睡不着。”

  →遗憾错过奥运会

  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苏之渤和王义夫本来都已经确定参加了。然而由于莫斯科奥运会受到抵制,苏之渤永远错过了奥运会。

  在1982年亚运会上苏之渤收获的只是银牌,随后失掉了洛杉矶奥运会的参赛资格。“王义夫和新进队的许海峰成绩最好,当时队里对谁去洛杉矶奥运会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只看成绩,有人也认为我经验丰富,不过最终还是选择了他们两人。”

  如今,人们常常提起许海峰在奥运会上的“零突破”之举,但在1974年,中国体育重返亚洲舞台,苏之渤拿下首金,同样极富开创意义。

  

(责任编辑:魏贵玉)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