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付晓海报道 从今年3月27日朱广沪率队挑战西班牙开始,直到11月16日晚与保加利亚队的比赛,中国队在今年的欧战中4负1平,进球数为0。东亚四强赛的冠军和东亚运动会的冠军带来的光环,正在国家队和朱广沪本人身上逐渐淡化,国家队的问题很清楚,朱广沪上任以后,防守解决得不错,但是我们的进攻却还是停留在定位球和反击这两个基本点上,而在检验一支球队进攻质量的关键环节——阵地进攻上,中国队的水平十分初级。
就会防守反击和定位球
从最近三场欧战看,中国对德国比赛时进攻到对手30米区域的次数虽然只有14次,但是却有4次射门,其中3次射门是在禁区内完成的,表面看中国队的进攻效率还不错。但是仔细审视这些数据不难发现,打德国,是在对手过于巨大的场面优势下,赢得了很好的反击条件,中国队的进攻基本上都是通过反击完成的;打塞黑队,赛前朱广沪就直言对手移动慢的问题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机会,但是对手上半场开局阶段并没有如我们预料的那样大举进攻,而是收在后场摆出一副持久战的架势打中国队的反击,这个时候上半场中国队进攻到对手30米区域的次数只有10次,射门次数只有1次,进攻效率大大降低。直到下半场塞黑队攻出来,中国队才获得了一些机会,进入对方30米的次数达到14次,射门5次,但是只有一次禁区内射门;从最后的中保之战看,由于对手实力偏弱,特别是在下半场30分钟之后体能严重不支,中国队全场比赛进攻到对方30米区域的次数是27次,射门达到了16次,但是进攻推进到对方禁区只有2次,最有威胁的射门是通过孙祥的直接任意球完成的。从这个角度看,即使是我们占尽优势的局面,中国队在陷入阵地战之后除了两个边路的下底传中和定位球之外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难怪一位中超教练在看完中塞之战之后,直言不讳地说:“国家队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对手把40米之外的区域让给你,把防守队型站好,然后你自己就不会打了。”
进攻乏力在场上最直观的反映就是我们的前场不是投入兵力不够,就是进攻队员缺乏相互的扯动意识,缺乏在局部打破对方阵地防守平衡的能力和意识。对塞黑的比赛中,在打不开局面的情况下,朱广沪下半场换上了郜林,郜林上场后,连续多次在左路形成个人突破,但是他身边都没有中国队的队员,大家都往中路等待他的传中球,而塞黑队则有两到三名队员同时到右路夹击他,这样一来中国队的攻势显得十分无力。中塞之战第71分钟,孙继海的一次右路突破之后已经进入了对方30米区域,但是看到没有队友接应,孙继海只能又把球带回来进行回传。这两个细节充分说明了中国队在面对对方阵地防守时缺乏训练有素的进攻套路和组织手段。当然,朱广沪也看到了这个问题,在中保之战中,最后时刻打不开局面的情况下李玮锋的一次后场助攻为中国队赢得了一个角球,李毅带着朱广沪的指令上场之后也主动到右路接应王亮的进攻为中国队创造了一些机会,但是这样一些闪光的细节却淹没在大量无序和盲目的传球和突破当中。同时,这样的手段在证明朱广沪根据场上的形势作出了正确的应变的同时,也愈加证明了国家队在陷入阵地战之后缺乏充分的进攻手段。
从另外一个层面看,谢晖、郜林的“当红”和邹捷的“郁闷”也能够充分体现目前国家队进攻缺乏组织的特点,在大连威风八面的邹捷是典型的机会型球员,只要他后面有坚强的扬戈,他就随时可能成为前场最有威胁的杀手,但是邹捷最近却只在0比2落后塞黑的时候才被换上场踢了不到半场球。而谢晖和郜林除了有速度和头球以外,还有一定的拿球突破能力,这充分说明朱广沪对目前国家队的进攻要求还停留在反击、边路传中和定位球这“三板斧”上,“冷淡”邹捷并非朱广沪否定邹捷的个人能力,而是因为目前中国队的战术体系还不能为邹捷提供一个奢侈的中场支持。
强化“三板斧”就是冒险
在中塞之战的下半场,中国队面对进攻乏力作出的最大战术应变就是把防线前提,朱广沪的目的很清楚,希望通过加强中场的防守和抢断,尽量争取把抢断点前移,为发动更有威胁的就地反击创造条件。这种思路其实是在东亚运动会上把卢琳从边路调到中路取得成功的一种延续,从中保之战朱广沪在双后腰位置上排出曹阳和李铁这样罕见的后腰组合也能看出这种思路的延续,事实也证明这样的调整至少在局部是成功的,上半场曹李组合在后腰位置一共完成了9次成功的抢断,不仅有效地遏制了对方的进攻,更为中国队迅速由守转攻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但是在目前中国队以352为基本阵型的战术体系中,把防线前提却同样是一种冒险,三名中卫身前直接面对后腰队员,一旦后腰压上,防守线就要前移与后腰保持紧密距离,这个时候如果边前卫防守意识不到位的话,对方前锋在前场的跑动会使得我们的盯人中卫拉出来,从而形成拖后中卫与盯人中卫之间的空当,这也是很多世界级强队更加青睐442的原因之一。中塞之战的第二个失球就是我们在被对手反击的时候,三名中卫站位不合理,虽然在对方进球的一刹那三名中卫回到了一条直线,并且压缩了横向距离,但是在回跑的过程中却出现了漏人,这就是静态防守和动态防守之间最大的区别。当我们已经在失位的状态下重新忙于回位的时候,漏人就不是简单的“思想不集中”的问题了。朱广沪事后在研究了这个失球之后也指出这不是个别球员的漏人问题,而是整个防线包括门将站位的问题。但是在中国队只能用整体防线前提这种冒险方法为由守转攻创造条件的时候,事实上就意味着这种失球不会是偶然的。
反击、边路传中和定位球这“三板斧”迅速成为国家队的基本进攻打法并不奇怪,这本身就是中国队在亚洲靠吃身体饭混个“二流”的基本本钱,任何一个教练执教中国队都不会忽视中国队的速度和身高,但是朱广沪执教国家队大半年以来在吃身体饭的同时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打磨难度更大的前场进攻组合,这不是朱广沪执教的水平问题,而是有着更深层的原因。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