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10月21日体育专电 新华社记者肖春飞 李丽 段博
十运会组委会今天宣布,长跑名将孙英杰因使用兴奋剂而被取消银牌,世人皆惊,使本来就非议不断的十运会雪上加霜。全运会向何处去?中国体育向何处去?在十运会上,很多人都在思考并议论这个问题。
中国竞技体育二十多年来走向辉煌,全民健身、体育市场、法律法规也起步发展。而全运会作为培养人才、促进投入、检阅实力的“国内第一大赛”,对中国竞技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十运会也不乏亮点,涌现了一批新人,创造了一批佳绩,为中国选手在北京奥运会前提供了一次重要的练兵机会。
但是,十运会也出现了种种怪事甚至丑闻,其数量之多、性质之严重超过以往,严重损害了全运会乃至中国体育的公信力,反映了很多深层次问题。全运会和中国体育必须跟上社会发展的节拍,破除“惟金牌论”和“金牌至上”,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导向仪,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金牌至上 诚信缺失
从艺术体操金牌“内定”、柔道赛场露骨“假摔”、拳击和跆拳道争相“弃权”到孙英杰服药被查……金牌,金牌,还是金牌!为了金牌,机关算尽!
国家体育总局某优势项目管理中心人士告诉新华社记者:为了金牌,一些省市做了大量工作。即使有优势的省份也心里没底,需要做工作,因为怕被别人挤下去。就看谁的力度大,关系铁。
“惟金牌论”让十运会深陷诚信危机。南京市民朱浩在现场观看了孙福明“假摔”比赛后气愤地说:“我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张鸿雁说:“处在公众视角的大型赛事对诚信的要求更高,因为它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符号。但在我国却恰恰相反,体育比赛中缺乏诚信机制,这给整个社会敲响了警钟。”
压力之下 无可奈何
十运会最触目惊心的一幕发生在19日晚上的1500米决赛后,山西田径选手刘青因山东的奥运冠军邢慧娜冲刺时犯规而失去金牌,刘青的教练张敏当众给仲裁下跪,乞求公平,震撼旁人。
这是怎样的压力,才需要让女教练通过这种不顾尊严的极端方式去宣泄!
在体操比赛中,某省体操中心负责人称自己队员被裁判压分失去了金牌。他十分愤怒而无助:“这不是一块金牌的问题,这是多少人的一辈子啊!地方教练现在都是竞争上岗的,我们也是跟省体育局签了责任状的,完不成任务,可能就要换位了。一个中心几十个人,多少人的饭碗啊!”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十运会前,各省市普遍制订夺金计划,层层下达夺牌任务,签责任状、任务书,提出量化指标,有的省份还要交纳五千元到一万元不等的风险抵押金。
陕西省十运会代表团秘书长赵东昌说,运动员在一个项目上能否获得突破,直接关系到这个项目在省里的生存,也关系到省里对这个项目的投入。每年冬训,各项目中心实行金牌奖牌包干制,完成任务的重奖,完不成的要处罚,直至免职,“所以大家压力都很大。”
全运会要开 “惟金牌论”要破
十运赛场内外的是是非非,让人们开始关注“全运会还有没有存在必要”这个问题。一位主张取消全运会的市民说:“应该把钱用于全民健身上,多修一些公共体育设施,多组织一些单项比赛和业余比赛。”但是更多人认为,取消全运会是不现实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全运会已经成为独特的中国社会文化活动,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广西体育局副局长陈立基表示,全运会不是办不办的问题,而是如何通过改革办得更好的问题。
全运会如何办得更好?专家意见是:“惟金牌论”非改不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吴鼎民说:“全运会‘惟金牌论’的根源不全在体育部门,只要全运会金牌数仍然作为评判地方体育工作的主要标准,‘惟金牌论’只会愈演愈烈。”
创立更科学的地方体育工作评估和考核体系
南京市社会科学院学者严建强说:“现在金牌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全运会的名次升降如果成了衡量地区体育工作的重要标准甚至惟一指标,地方官员必然没有精力抓群众体育。”
2005年,全运会办到十届,《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也已颁布十年,但群众体育、全民健身依然明显滞后。“我国体育工作的一大失误,就是对群众体育缺乏科学的考核模式,大家都一窝蜂地争竞技体育的金牌,”一位体育界专家批评说,“全运会金牌就这么多,我多拿一块,你就要少拿一块,这是一种你死我活的考核办法。如果对全民健身成绩进行科学考核,就不存在这种你死我活的关系,而是双赢、多赢的关系。而竞技体育加上群众体育,才能代表一个地方体育工作的真正成绩,也符合体育发展的方向。”
体育的“惟金牌论”犹如前些时候中国社会的“惟GDP论”。我们并不是说体育竞争不要金牌,经济发展不要GDP。而是说“惟金牌”、“惟GDP”的观念和做法存在很大的缺陷,不科学、不全面,容易导致畸形发展,不符合和谐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在“惟金牌论”的牵引下,容易引导各地用不科学、不文明、不道德甚至不合法的手段去片面追求金牌,从而滋生各种丑陋现象,败坏体育风气。
一个民族即便拥有再多奥运金牌然而国民体质孱弱,只能算是畸形的体育成就。毕竟决定国家形象和实力以及国民幸福程度的,最终还是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和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包括完善的群众体育设施带来的国民健康。
陈立基说,必须认真研究、讨探全运会今后如何发展的问题。他认为,要从整体高度、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四个方面来谋划。
体育界要大力加强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
体育中的金牌竞争是会永远存在的。如果仅仅建立对地方体育工作的科学考评体系,让竞技成绩和全民健身并重,并不能立竿见影改变地方体育界“攀比金牌”的现状。弄得不好,大家仍会把全民健身作点缀,而横向比拼竞赛金牌。我们还要大力加强法制和道德建设,以此来保证大家用一种合乎规定和道德的方式来竞争金牌。要探索建立一种机制和氛围:谁违反体育制度和道德,他就可能丢掉金牌、声誉、财富甚至官位。我们要净化赛场风气和改变诚信缺失,建立科学考评体系和加强法制、道德建设缺一不可。
此外,全社会要树立一种科学、理性、宽容对待金牌得失的氛围。“惟金牌论”的产生在中国有着独特的历史渊源和社会背景,而任何民族现象或大众心理一旦形成,必然存在惯性。以金牌和胜负论英雄,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体育界的金牌竞争压力,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社会。好在随着我国国力的强盛,中国民众对金牌代表的意义也有了更全面、更科学的理解。
综上所述,中国体育和全运会的科学发展观应该是:把体育竞技和全民健身并重落到实处,把提高国民体质作为体育部门的重要任务;以公平竞争为核心,加强法制和道德建设,探索建立一个用合乎体育制度和道德规范手段去竞争金牌的制度;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构建一个科学的体育工作考评体系。
十运会上的种种怪事、丑闻,诚信缺失,背后都是违背体育发展观的结果。不遵循科学发展观,就会使体育界的某些人把争夺金牌作为第一目标甚至惟一目标,而且为实现这种目标而不论成本、不择手段、不计后果,其恶劣后果已在十运会上充分显现。建立科学发展观,是中国体育和全运会的改革方向和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