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柔道历史上最火爆的一场比赛在今天上演。当嘉纳治五郎于1882年创立柔道之时,他不会想到,在柔道馆内的榻榻米上竟然会上演这样的一幕“闹剧”。
孙福明在重赛中还是输了。有熟悉内情的行家指出,如果孙福明赢了这场比赛,那么可能引起更复杂的问题。无论是“真摔”还是“假摔”,孙福明注定“赢”不了这场比赛。因此,无论国家体育总局如何三令五申,无论柔道项目的负责人如何声色俱厉,无论孙福明的教练刘永福如何信誓旦旦,有一点没有改变,那就是:这两位参赛的运动员只是榻榻米上的两个“无线木偶”———“假作真时真亦假”。
对于这场“闹剧”,舆论的“炮口”所指有三:一是有关人员违背了体育精神,缺乏职业道德,不尊重观众;二是全运会奇特的“双计分”制是自欺欺人,容易产生“问题比赛”的温床;三是运动员如此消极比赛,有关方面仅判令重赛,这不符合国际惯例,主管部门在此类事件上显得监管不力,处罚不严。
十运会开赛以来,在摔跤场、拳击台和艺术体操垫上出现了“黑哨事件”、“让拳”、人为压分和内定名次等现象,而这种“丑闻”在柔道“假摔事件”上达到了一个高潮。如果我们把这些事件联系在一起来看,我们就可以发现,这些现象和问题已经不再是一种个体行为,而是一种整体的趋势。
众所周知,中国体育目前面临的最大任务就是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奥运战略”直接决定了中国体育界上下的“唯奥运论”。国家体育总局希望通过本届全运会来全面选拔人才,为2008年奥运会作准备。这一“选材计划”有两大衡量指标:一是年龄,二是成绩。如果十运会依然是老将的天下,如果年轻的接班人依然难以“小鬼当家”,那么有关方面组建以年轻选手为主的“2008冲金军团”时就难以做到名正言顺。因此,在十运会赛场上,当年轻选手凭目前的真实实力,还无法战胜老将时,“官哨”、“让拳”、“假摔”、“内定名次”等戏剧性的“故事”便发生了。
孙福明今年已经31岁,她肯定无法坚持到2008年。而阎思睿如今只有20岁,她的未来一片光明。所以,孙福明之所以痛哭,恐怕并不仅仅是因为她太在意一枚全运会的金牌,而是因为她想起了一句歌词:“由来只有新人笑,有谁听到旧人哭”。陈伟胜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