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28日结束的芬兰国际体操联合会上,一项被称为“革命性的决议”被通过:2009年起,女运动员必须年满16岁才能参加体操国际比赛。31日返京的体操中心主任高健说:“无疑,这一决议将对中国女队产生深远影响,甚至左右中国体操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以范晔、李娅、张育菲、王湉湉等为首的一批15岁花季少女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然不是她们出众的技术,而是如下饺子般地从器械上掉下,她们中最长的队长张楠,当时也才16岁。经过三年的比赛锻炼后,她们有望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好的成绩。
而比张楠们更年轻的队员,今年都是13岁左右。3年后,她们应该都在16岁以上。在2008年奥运会周期,参赛年龄对中国队并没有影响。
但2009年呢﹖随着这拨新老队员的陆续引退,更年轻的新鲜血液能迅速顶上吗?她们参加世界大赛的年龄都能超过16岁吗?答案不容乐观。
中国女队员低龄化,其中最主要原因是全运体制。据悉,为了将培养新人与奥运会战略挂钩,国家队在十多年前便对女运动员参加全运会作出规定:参加个人比赛须达到14周岁;团体赛6人中,必须有4人达到14周岁,允许两人13周岁。
在这一思想的主导下,中国女将大概在8、9岁便要求掌握初级动作(启蒙期更早),10岁左右就要学会一些中级基本动作,12、13岁左右要冲击大部分高难动作,14周岁才有资格参加全运会。在2008年后,这些全运会队员将大部分“晋升”为国家队队员。她们虽然符合奥运会的参赛标准,但1年前的世锦赛,显然没资格参加。
正因为如此,高健表示,体操女将的培养,必须从现在开始抓,从早做起。他说:“中国在下一个奥运会周期的女运动员部署、选调及训练计划安排上,都应做出相应调整。国内参加全运会和城运会的年龄,也要有变化。”据悉,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在人才培养上“与国际接轨”,二是遏制女运动员的早期专业化。“虽然参赛年龄只提高了一岁,但这对整个运动员部署的影响还是应该高度重视。延长女运动员的寿命,已经势在必行!”
高健曾将中国队员的运动寿命短比喻成“流星现象”,他回忆说:“我曾在机场迎接一名世界冠军归来。我问她下一步的打算是什么,她不假思索地回答——退役!这使我受到很大的震动。这名运动员当时刚刚16岁啊。”运动员从6、7岁启蒙到15、16岁参加世界大赛,国家培养了7、8年,而她在最好的时候参加比赛,有时候甚至比了不到一个周期就退役。这无论对国家还是运动员本身都是极大的资源浪费。
相比之下,外国运动员的运动寿命要比中国运动员长得多,像乌兹别克斯坦的邱索维金娜已经34岁了,还征战在世界大赛赛场,2003年世锦赛获得女子跳马冠军。2004年奥运会获得女子跳马银牌的时候,她的小孩都已经4、5岁了;保加利亚吊环世界冠军约切夫32岁了仍然力大无穷;罗马尼亚“鞍马王”乌兹卡30岁了还活跃在比赛一线。“我从来都叫年龄大些的队员为‘大队员’,而不叫‘老队员’,就是期望扭转他们的观念。也期待中国运动员中出现更多的‘常青树’。”高健说。
“要延长运动员的寿命,首先要改变传统观念。女队员到了17、18,男运动员到了25、26就老了,这种看法必须改变。要转变女运动员一到青春期就脂肪层增厚、臀部变大、重心降低、体能下降等错误观念。其次,就是从技术训练和体能训练上找出有效方法,使女运动员到了青春期后仍保持很高的体能。另外,国家队应该让她们的丰富起来并改进教育管理方法,包括心理教育方式,这对备战2008年奥运会是非常重要的。”高健说。 (记者高姗姗)
转自搜狐
搜狗(www.sogou.com)搜索:“体操”,共找到
2,013,605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