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球星拒绝代表美国去雅典,就被斥为“没国家荣誉感”、“个人主义”,有点过分。
对于“国家荣誉”的核心认识,中国和美国没有什么不同,但其外延有很大区别。对于“个人主义”的定义,更有天壤之别。这就是为什么在美国队被多名球星说“不”以后,美国本土的舆论没什么反应,中国媒体的议论却最多。
美国球星极少有第一次被邀请,就拒绝出战。开“拒绝”之先河的,乔丹算是一个,他在1996年就拒绝参加亚特兰大奥运会,理由是1984和1992年他已经两次替美国队拿过金牌。奥尼尔已经两次婉拒,但他在1994和1996年分别替美国队打了世锦赛和奥运会。没有人说他们不爱国。
这次放弃奥运会的球星最多,至少有15个,其中老马龙是首届“梦之队”成员,奥尼尔去过亚特兰大,卡特、加内特、基德、阿伦替美国队打过悉尼奥运会,小奥尼尔、布兰德、本·华莱士、雷吉·米勒打过世锦赛,单布兰德一人,就三次进过国家队。没有在奥运会和世锦赛露过面的只有麦格雷迪、马丁、汉密尔顿和比比,可是这四个人都代表美国队打过美洲区的预选赛,汉密尔顿早在1999年就应拉里·布朗之邀打过美洲杯。独独科比什么都没打过,但谁都知道,他这个夏天有多么魂不守舍。
为什么2003年的阵容当中有多达六人退出奥运会,有一个原因是这两年美国队在世界大赛上的成绩不佳,其他国家的进步太快,令老米勒等球星再也不敢再去体会那份残酷。
其次,拒绝的理由有很多种。除了乔丹等大牌的“已经代表美国队拿过金牌”,现在拒绝的理由五花八门。有结婚的,比如卡特(2002年科比也是要结婚);有治伤和休息的,奥尼尔则在2000年就说过,他夏天的第一任务是陪女儿。美国人的观念中,家庭和个人的重要性有时候超过国家荣誉。国家荣誉什么时候会超越个人?只有在发生战争的时候,但也要视个人对战争性质的理解,阿里就敢拒绝征召去打越战。
第三,必须看拒绝的后果究竟有多严重。NBA球星太多,但只有12个位置,并不等于这个人不打,美国队就要完蛋。2002年输球,一是组队结构不合理,二是乔治·卡尔太臭,三是其他球队进步太快,而美国队从来就是短训制,以赛代练。中国队就不一样,姚明如果拒绝出战,不仅与观念不符,更会让中国队前景绝望。这说明我们的篮球实力还薄弱,如果有一天我们有了三四个姚明,那么这个姚明就可以歇歇了,恐怕到时候大家争论的不再是国家荣誉,而是谁更适合去奥运会的问题。(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