垒球运动起源于美国,是由棒球运动演变而来。由于棒球运动需要的场地太大,雨雪天气时无法在室外活动,1887年在美国芝加哥,人们首先将棒球场缩小并移至室内进行,时称“室内棒球”。数年后改在室外进行。为了有别于棒球,于1933年正式取名为“垒球”,成立美国垒球协会并举办全美男、女垒球比赛。次年又制定统一的规则,逐渐流行世界各地。1952年成立国际垒球联合会。1965年起每四年举办一次世界性成年男、女和少年男、女垒球锦标赛。成年人比赛分“快投”与“慢投”两种。随着垒球运动的发展,1996年第二十六届奥运会将女子垒球(快投)列为正式比赛项目。2003年9月24日至10月4日将我校举办世界青年女子垒球锦标赛,届时将有16个国家的青年队来我校参赛,这是国际垒联四大赛事之一,也是建国以来我国举办的最高级别的垒球比赛。
垒球运动传入中国较早,开始时是作为学校体育课内容,直到1924年旧中国第三届全国运动会首次将女子垒球列为表演项目。1933年旧中国第五届全国运动会将女子垒球正式列入比赛项目。中国于1980年参加国际垒球联合会。至今女子垒球在国内开展较为广泛,运动水平也逐年提高,多次在国际比赛中获得佳绩,在1996年第二十六届奥运会比赛中,中国队因为一个有争议的判罚惜败于美国队获得亚军。
垒球运动的产生是极具戏剧性的。在1887年的一场美式橄榄球比赛中,耶鲁大学击败了老对手哈佛大学。赛后,在芝加哥弗拉加特的划船俱乐部举行的庆祝活动中,一个耶鲁毕业生将一个拳击手套掷向一名哈佛学生,哈佛学生则试图用一根棍子击打这个手套。不久之后,拳击手套变成了圆球,棍子变成了球棒,划船俱乐部发展成了芝加哥室内运动中心。垒球--这项类似棒球的运动由此诞生了。
同美国三大运动之一的棒球相比,垒球所需的场地小、球体大、球速慢(因为垒球运动的规则规定在抛球过程中,手必须要在肩下)。由于以上诸多优点,垒球运动很快风靡美国城市地区。
垒球运动分为两种--快速垒球和慢速垒球。垒球的这两种形式都深受美国人民的喜爱。随着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势力的扩张,垒球运动在全世界得到了推广。
逐渐地,垒球主要成为女子运动。比方说,澳大利亚早于1947年就举办了第一届全国女子垒球锦标赛,而相应的男子比赛直到1984年才开始。1965年,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举行的第一届女子垒球世锦赛决赛中,东道主澳大利亚队以1-0击败了美国队,夺得了世界冠军。这次比赛后,快速垒球很快成为了垒球运动的主流。
第二届女子垒球世锦赛举行于1970年。此后,每隔四年,就会分别举办一次男子、女子、青年垒球世锦赛。时至今日,在垒球运动产生百年之后,垒球仍然是全美最受欢迎的运动之一。世界垒球联合会也有了一百一十多个成员国。
垒球运动发展初期,包括四名游击手,每方有十名上场队员。慢速垒球又被称为kittenball和mushball,由于慢速垒球的规则要求投手掷出的球必须要有一弧线,从而有效的限制了球速,使得比赛的比分通常很高。与此相反,快速垒球则是低分投手的竞争,比赛中也只有九名上场队员。
在快速垒球比赛中,投手从肩下将球以最快速度抛出。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一个球的时速曾经高达118千米。明星投手们则常常能够投出时速在105千米到118千米之间的快球。
在1998年的世锦赛决赛中,美国队击败了澳大利亚队,取得了冠军。日本队获得了第三名。本届世锦赛也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预选赛,获得冠军的美国队,季军的日本队,以及获得第四五名的中国队和加拿大队获得了参加奥运会的资格。而澳大利亚队作为东道主自动入选。
上述的五支球队及中华台北队、波多黎各队和荷兰队等八支球队参加了亚特兰大奥运会。在悉尼奥运会上,入替台、波、荷三队出战的将是意大利队、古巴队和新西兰队。
比赛首先采用单循环赛制,每队要进行7场比赛,积分前4名球队进入半决赛,又第一名对第二名,胜者直接进入决赛,负者将与第三名对第四名的胜者进行比赛,胜者将与第一名与第二名比赛的胜者争夺冠军,另外剩下的两支球队争夺第三名。
美国老将丽萨-费尔南德兹是垒球史上最出色的选手之一,美国队因拥有这名投手而在国际垒球界称霸了10年,创造了连胜106场的纪录。直到1995年,才由中国选手陶华的一记双杀结束其纪录,中国队1-0击败了美国队。
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澳大利亚队的布朗表现出色,最终使本队-1击败了同样表现出色的美国队
在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女子快速垒球首次被纳入正式比赛项目。正如赛前所预料的,女子垒球的“巨无霸”,刚刚在1995年底被中国队击败、终结了109场惊人的连胜记录的美国队夺得了冠军。在该届比赛中,美国队与澳大利亚的比赛是美国队仅有的一场失利。在这场比赛第十节就要结束的时候,澳大利亚队的琼尼.布朗在两人出局,两好球的情况下,惊人地击出两记全垒打,从而成功的实现了逆转。不过,中国队最终战胜了澳大利亚队,夺得了银牌.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