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挑衣服、互相交流锻炼心得……昨天下午,参加此次雅典奥运圣火北京段传递的100多名火炬手和护跑手大集合,在国航万丽酒店整体亮相,认真听取了北京奥组委对他们进行的跑前培训。
大学生:这两天净绕着北大未名湖转圈了
小李是北师大学生,这次申请到北京奥组委当火炬传递期间的志愿者,“传递路线中有很多胡同等车队进不去的地方,这时候就要求火炬手下车自己跑到传递点,而我的任务是负责北大未名湖那段的引导。”
要带领火炬手跑完设计路线,这就要求引导员必须要熟悉地形。这两天,小李一放学就往北大赶,“没干别的,净围着北大未名湖绕圈了,昨天从晚7点绕到晚上10点多,别说是地形,现在连哪块石子儿硌脚我都心里有数。”
尽管辛苦,但小李这两天特别兴奋,“一个人一生中是没有几次这样的机会的,我很自豪,奥运圣火传递我是一分子。”
医护:火炬手休息点有辆固定急救车
在今天的奥运火炬传递活动中,120和999两家急救中心将派出急救车为火炬传递“护航”。
从昨天早上奥运火炬到达北京首都机场开始,120为此次活动特意派出的一个抢救车组就开始执行为期两天的任务。据了解,抢救车组上配备了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车上的抢救设备、急救药品等一应俱全。
据了解,999急救中心今天共派出6辆急救车、近20名医护人员。其中,作为火炬手休息点奥林匹克公园主体育场工地设一辆固定急救车,其余几辆急救车将在火炬传递沿线巡回,为传递活动和市民们提供应急突发事件的抢救和保健服务。
街道:市民自己掏钱买表演道具
昨天早晨6点多钟,天坛街道活动中心就热闹起来,穿着表演服的人们聚在一起议论着表演的细节。他们都是为迎接圣火而表演节目的普通居民。
街道的人向记者介绍说,社区里不管老少都很早就开始准备上了表演时用的道具。原来他们用的扇子什么颜色都有,可是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他们决定统一用红色的扇子。于是参加表演的居民都自掏腰包买扇子,包括服装都是自己购置的。
社区:63岁大妈参加运动会
“虽然我们不能成为火炬手传递奥运火炬,但我们也要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迎奥运的心情。”昨天下午,在西四北社区居委会门口,63岁的柳大妈笑呵呵地说。她到居委会是作为运动员,看看今天为迎奥运火炬而举办的老年运动会的比赛时间。
今天上午,为了迎接奥运火炬在北京传递,西四北社区居委会组织社区的老人们举办了老年运动会,比赛项目有跳绳、踢毽、下棋、健骨操等8个项目。记者了解到,现在报名的老人已经有80多人了。
“运动会我报了两项踢毽和托球,其实,我报哪项都行。”柳大妈毫不谦虚地说,“参加运动会是为了表达我的心情。”
奥运火炬昨被抢购
昨天的培训现场,雅典奥组委特意设了一桌台,方便火炬手购买他们传递的火炬留作纪念。台子一摆出来就被火炬手们团团围住,邓亚萍、王兰、彭丽媛、姜昆……很多演艺明星拍出现钱购买,“只能买一支,我们两个人呢。”羽泉两人为了多买一支火炬,和雅典工作人员进行了长达10分钟的“讨价还价”,最后在大家的一起游说下,羽·泉终于如愿。
培训会18点结束时,3605元人民币一支的奥运火炬已经卖出了60多支。
庞大传递车队护卫火炬手
以火炬手为中心,由23辆汽车、11辆摩托组成的传递车队今天将护卫火炬手跑遍京城,“你们在传递车队的中心,绝对安全,我们将提供一切保障帮助每位火炬手跑完规定路线。”首都精神文明办孙平向每位火炬手仔细讲解了传递要点:
148名火炬手将分成六组,在6个集结点集合,然后分乘6辆大客车,大客车会将每位火炬手搭载到他的起跑点。每位火炬手下车前从车队队长处领火炬,下车后在起跑点还有3分钟的准备时间,跑完规定路线后,还有收集车把每位火炬手送到集结点。
为了保证今天传递的顺利进行,北京奥组委的工作人员和各区县有关人员昨天彻夜布点。
跑完规定路程每人只有3分钟
在昨天的培训大会上,孙平一再对火炬手强调,一定要高度重视此次传递,要严格遵守时间、按程序办事,“跑步的速度由你们自己调节,但按照时间顺序,每个火炬手跑完300或400米的规定路线要尽量控制在3分钟之内。”火炬手不可以自己去起跑点,而必须一律按组分,在集结点集合,由车送到起跑点,“在起跑准备时间内,不要做可能会影响传递的事,比如和周围群众合影等等。”
此外,按照雅典方的要求,火炬手昨天领到的服装不要洗、不要改。
甲丁现场传授锻炼心得
“你们在跑步机上练根本不行,一到实战就腿软了,我已经试了。”听说每位火炬手只有3分钟跑完规定路线,甲丁就开始传授自己的训练心得了,“我原来也在跑步机上练,400米简直跟玩一样,后来有一次我去400米的赛道上试试,结果一下子就腿软了,根本跑不动。”
听了甲丁的话,现场好多火炬手倒吸了口凉气,“我也一直在跑步机上跑呢,看来今天回去得掐着表练了。”
错把阮野当田亮
都是帅小伙儿,都有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昨天,当国旗班战士阮野到现场后,很多人都猜测,这个帅小伙儿是不是田亮啊,怎么那么高啊?还穿着军装?“国旗班的战士就是帅!”知道阮野身份后,很多人这么说。信报记者 张晓娟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