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00年,也就是在国奥队兵败九强赛之后,阎世铎接替王俊生升帐中国足协。当时谁也没有想到,阎掌门走马上任后,会抛出几项严重违背足球规律和中国足球现状的“大政方针”,这就是“阎世铎新政”。其中的基本概念是,联赛为本,固本培源,2004年推出以中超为主的全新职业联赛模式。并订下了国足2002年世界杯出线、中国女足2003年世界杯打进决赛、国奥冲进2004年奥运会、2004年亚洲杯进入前四等一系列宏伟的“龙计划”。 阎世铎新政的豪赌思维 “阎世铎新政”一出,的确让人眼热了一把。但也有极度冷静的人士迅速对这位足协新掌门投下了不信任票。这种观点认为,阎世铎的新思维犯下了本末倒置的方法论错误,而诱因是豪赌。其一,从甲A到中超的大跃进式的豪赌。既然强调联赛为本,但为什么对于王俊生任内遗留下来的问题(比如,联赛环境的日益浮躁,足球产业的泡沫化趋势,中国足球竞技水平发展的误区等)不直接去触及,却试图用中超替换甲A的模式置换法这样一种外因来主导变革。可想而知,其结果必然是新瓶装旧酒,联赛继续带病毒运行。其二,联赛让路,国字号球队进行出线足球的豪赌。既然是联赛为本,又为什么如此强调各级国字号球队出线的意义?如果两者之间出现冲突,到底谁为谁让路?阎世铎在出线足球和职业联赛之间缺乏主次分明的韬略,最终选择了出线为大,不惜牺牲联赛的冒险作法。 于是,从旧联赛到新联赛的豪赌,再加上牺牲联赛为出线足球让位的豪赌,中国足协欲罢不能,制造了国奥悲剧,也让付出巨大牺牲的职业联赛日益“荒漠化”。 双重豪赌国奥联赛两败俱伤 豪赌意味着风险,足协方面想出了看似降低了风险,然而却违背了足球规律性的东西———取消升降级。对外的说法是,为了让各俱乐部休养生息,从名次的争夺中摆脱出来,加强俱乐部内部建设。这看上去是固本培源,但实际上却扼杀了联赛的生命力。取消了升降级,联赛的魅力丧失大半,球市黄了,赞助商热情锐减,大多数俱乐部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因而,取消升降级实际上则是豪赌中超的“温柔毒药”。对于浸淫在这个时期的国奥队队员来说非常不幸。四年前还是黄金一代的他们却成长在一个取消升降级后丧失了进取心的球队中,成长在中国球员技战术能力退化最严重的大环境中。豪赌中超,长时间制造了破败不堪的垃圾联赛,耽误了这拨球员个人能力提升的黄金时机,他们在四年后的今天早衰也就不足为怪了。 如果说,取消升降级后联赛水准的下降耽误了国奥队员的成长,那么各俱乐部为了配合足协的豪赌出线,不断地为包括国奥队在内的各级国字号球员让路,又让职业联赛彻底元气大伤。取消了升降级还不够,从2001年以来,哪一年的联赛不是被肢解得七零八落,不成体统?球市的萎缩是必然的,赞助商失去热情也就理所当然。王俊生时代甲A联赛,每支甲A球队一年能够得到400万元的分红;而去年是末代甲A的最后一年,这个数字变成了120万,几家俱乐部差一点联名到足协闹事。1994年足球职业联赛第一年,我国的GDP不足4万亿元;2003年,甲A的最后一年,我国的GDP已经超过11万亿元。10年以来,我国的各项事业全面高速发展,而足球产业却出现大的倒退。难道,作为行业主要管理者的中国足协不应该自责,不应该被责问吗? 生死未卜泡沫足球崩盘前兆? 2004年,这届打造了四年之久的国奥队可能即将悲凉地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2004年,中超将全面启动,但元年的凄惨局面已经成为看得见的未来。中国足球在这个时代的悲剧就在于,你无法对未来的一切产生任何美妙的期待。红塔的退出敲响的警钟,两会上代表委员叫停中国足球烧钱运动的呼声,国有资产加快与足球剥离的现实,已经使中国足球陷入深度生存危机。已经有专家撰文指出,国奥队的失败是中国足球新一轮衰败的信号,最终中国足球将结束泡沫时代重新开始。而后泡沫时代的中国足球至少需要10年的重建。但现在的问题是,中国足协并没有这种忧患意识。下一个奥运队的班底已经组成,这拨球员将被送往德国留学几年。这是否又是新一轮的豪赌?但就是这支球队的主教练贾秀全不久前突然请辞,放弃了国内不少教练眼红的国字号主帅的位置,这一变故又促使我们不得不再次重复宿命的推断。贾秀全辞职的理由是:“我不愿意成为中国足球的罪人。”这句话中隐含着某种不祥的预感。依照贾秀全的个性,他不会在业未竟前就选择退缩,可能他也意识到了在出线足球的压力下,他率领的这支刚刚击败韩国同龄球队的未来国奥队也会在四年后不堪重负地倒下,如果沈祥福的今天就是他的明天,还不如趁早解脱。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