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汽车 - 女人 - 娱乐 - 财经 - IT - 房产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搜索 - 社区 - 拍卖

搜狐首页 > 2004年雅典奥运会 > 火炬传递 > 北京传递
雅典奥运火炬接力手征集活动初评揭晓
SPORTS.SOHU.COM  2004年03月15日07:25  来源:北京青年报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本报讯 雅典奥运火炬接力北京站活动将于2004年6月8日举行。自从本报2月17日刊登了与可口可乐公司联合征集北京站火炬接力手的方案以来,在广大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读者纷纷来函或通过本报ynet网站推荐他人或自荐成为光荣的圣火传递者。至3月10日推荐截止日,共有512名各界人士报名参与本次活动。

  在这些踊跃报名的候选者中,既有年过百岁的老人,也有14岁的初中学生;既有生于斯、长于斯的北京人,也有常年在北京工作,为首都建设默默奉献的外省市公民;既有退休的火炬设计工程师,也有战斗在一线的公安警花、名牌大学的在校生……他们无论男、女、老、幼,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表达了同一个愿望—————用自己的行动参与奥运盛会,虽然自己不是竞技运动员,不能代表祖国拼搏在赛场上,但同样可以追求奥运精神的真谛———更快、更高、更强。

  首都师范大学一名20岁的大学生写道,“我愿成为火炬接力手的一员,为象征着世界和平的奥运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已做好了准备。我要高呼,‘圣火,来吧!’”他的话代表了所有候选者的心声。有的志愿者既通过网站发出申请,同时又致信本报体育编辑部,来了个“双重登录”;有的读者不断打电话问询评选进程;有的报名者还寄来了录像资料,所有这些都表达了他们渴望传递奥运圣火的迫切心情。

  目前本报与可口可乐公司联合征集雅典奥运北京站火炬接力手的初评工作已经结束,以下10人从众多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最终的5名火炬接力手将于本周在他们中间产生。文/刘艾林

  ①故土难忘的奥运不了情

  那忠,男,73岁,北京市民

  祖上是满洲正黄旗人,在北京洼里乡洼边村已经生活了72个年头。老人从解放初开始当了好几十年的村官儿。2002年因奥运场馆建设搬了家。那老爷子是个最普通不过的北京市民,但却是非常令人敬佩的一位。

  2002年,北京申奥成功不久,那忠老人所居住的洼边村的居民们就得着信儿了,全村大搬家,给奥林匹克公园腾地儿。住了好几辈子的故土多少有点舍不得,可奥运村选在这儿,那也是千载不遇的缘分呀。“搬,我头一个搬。”那忠老爷子说。2002年9月14日,那老爷子搬离了曾居住过5代人的“老家”。一年多来,他几乎每天行程50公里,换三次公交车,回来看奥运工程的施工进展,工地上黑色的巨大车轮满载着老人的希望。那忠老人天天看着奥运村一点点地盖起来。搬家以后,回洼里看故土成了老人一年来最重要的一件事。

  曾经在这里生活了72年的那忠老汉,常指着瓦砾中的四棵老枣树说,“看,那就是我的家。等到2008年奥运村建成的时候,那个像‘鸟巢’的主会场就盖在原来我家的房基上”。去年中央电视台拍节目,还特地把老爷子请上热气球,让他从空中看看自己的家。那老爷子一边从高空眺望自己生活了72年的“家”,一边说道:“我要硬硬朗朗地活到奥运会开幕,亲眼看看我的老房子变成那个好看的大‘鸟巢’”。文/刘艾林

  ②设计火炬三十年的工程师

  成秉仕,男,61岁,火炬设计工程师

  北京市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曾获第十一届亚运会先进个人、优秀个人奖等多项奖励。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投身大型火炬设计与制造工作,被媒体称为“中国火炬王”。七十年代末曾设计出世界上第一台以柴油为燃料的体育场大型火炬,1976年安装在索马里摩加迪沙国家体育场,并向巴基斯坦出口了全套火炬图纸。后曾设计过第五届全运会,第一届全国青少年运动会,第一、二届城运会,第十一届亚运会主会场、分会场等多个大型体育运动会火炬,功劳卓著。自己曾经是业余马拉松运动员,现在每天坚持长跑,身体健康。

  成秉仕的事迹曾为多家媒体所刊载,他可以说是从事了一辈子火炬设计与制造工作,为各种全国、地区乃至亚洲运动会开闭幕式的火炬燃烧保驾护航,并亲眼目睹了运动员点燃自己参与设计制造的火炬。遗憾的是,成先生至今没有机会参加任何形式的火炬接力活动,能够亲手传递奥运圣火是他最大的愿望。文/刘艾林

  ③坐着轮椅“聆雨听风”

  齐凯利,女,30岁,网际传播公司网络管理员

  如果凯利能站起来,她可以做模特,可以做律师,可以像所有漂亮女孩那样,到处疯玩儿……可是天妒红颜,让凯利今生可能都要以轮椅相伴。

  凯利身高1米82,连续5年获得市中学生跳高冠军,保送大学。1993年,凯利在大学进行力量训练时,因为没有教练保护,杠铃砸断了脊柱,高位截瘫。凯利受伤,妈妈眼泪哭干了,头发一夜就白了。凯利也想哭,但她从来不当着父母面哭。

  凯利回到学校,学校说发个大专文凭让她回家,并承诺老师可以上门授课,被凯利拒绝了,倔强的她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2000年,卧床看了一年的大学法律教材,凯利居然通过了全国律师资格考试。

  凯利的运动天分没有因为身体原因而被扼杀,在学习了三个月的击剑后匆匆上阵,奇迹般获得1994年远南残运会轮椅花剑金牌和重剑银牌;1996年,她开始练习乒乓球,两年后获全国残疾人比赛冠军。可很少有人知道,她因为练击剑,左边臀部磨烂,又换右边,一年要住四次医院。

  凯利的网名很好听,“聆雨听风”每天都在尽职尽责地工作着,甚至在病床上也没有落过一天的工作。文/本报记者郭婷婷

  ④千里寻父求上学

  郭少欢,14岁,河北曲阳人,中国青基会农民工子女捐助对象

  因为学习不好,妈妈把郭少欢领到三亩薄地边说:“从今以后,地里干活。”12岁的郭少欢在家剥了整整半年玉米,他越琢磨越不对,一次次地恳求回去上学,都被拒绝了,因为家里穷,因为妈妈根本就不相信他。

  郭家有4位老人,全家7口人的重担全部压在北京打工的父亲身上,父亲月收入仅1300元。流动人口中,和郭少欢一样辍学的孩子很多,但少欢就是不相信命。他总感觉这世界上,一定有一间教室的一张课椅属于自己。2002年春天,少欢开始他的千里寻父之旅,他悄悄和姥姥要了30元钱,全部交给了大巴司机,车到了北京大兴,司机看他像邻村的孩子,又扔给他两块钱。用这救命钱,少欢打电话找到了爸爸,他说:“请给我一次机会证明我不笨,如果试读一个学期,成绩还是不好,我就回家种地。”目前,“希望工程助学进城计划”已经启动,郭少欢成为首批农民工子女捐助对象。现在少欢在北京行知学校就读,成绩优秀,担任大队委、体育委员、副班长。文/本报记者郭婷婷

  ⑤送萨翁回家的白衣使者

  李智,男,40岁,中医研究院望京医院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毕业后一直从事临床工作。去年4月开始奔赴朝阳区妇幼保健院SARS定点医院,奋战在抗击“非典”战役的第一线。平时关注体育,关注和热衷于奥运事业。

  2003年7月9日,李智在东方广场购物时,巧遇国际奥委会名誉主席萨马兰奇,将迷路的萨翁送回酒店,这一事件经7月11日的《北京青年报》报道(《我把萨翁送回家》),在北京市民中广为流传。10月8日,萨马兰奇寄来感谢信,《北京青年报》和十余家网站、英文报刊等再次给予了充分报道,树立了北京市民的良好形象。李智英文流利,曾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机关英语风采大赛中获得中年组一等奖,在中央国家机关职工英语风采。

  大赛中获得优胜奖,取得进入中央电视台参加决赛的资格,并最终夺得三等奖。文/刘艾林

  ⑥朝气蓬勃的女大学生

  苗青,女,20岁,人民大学三年级学生

  人民大学健美操比赛冠军,中国大学生篮球比赛(CUBA)赛场宝贝,多次参加过舞蹈比赛并获奖,获得过国家三级田径裁判员证书。

  苗青品学兼优、多才多艺、外形姣好,热爱公益事业和体育活动。奥运圣火传递象征着活力和希望,大学生的形象恰恰是社会生活中最富有朝气、最具活力和蓬勃向上的代表,可以最好地体现奥运精神。苗青是大学生中的佼佼者,是现代女大学生健康向上、追求完美生活的缩影。文/刘艾林

  ⑦中学生环境大使

  姚远,女,16岁,北京师大二附中高一学生

  小学五年级时的一次观鸟活动,使她的环保情结再也无法割舍。从初一开始,她就和妈妈一起到偏远地区为同龄孩子讲授环保知识,她写的环保文章,被收入北京语文教科书辅导材料。不久前,她与吴小莉、关牧村、冯巩等人一起获得了国家环保总局授予的“环境大使”称号。

  从初一开始,姚远就利用节假日,和妈妈一起到内蒙古、甘肃等偏远地区,给当地希望小学的孩子们讲授环保知识并收到了成效。姚远进行过多次环保方面的调研,写了许多环保方面的文章,其中《参观麋鹿苑有感》、《升金湖观鸟记》等4篇文章,被收入了北京语文教科书辅导材料《新课标学段作文》。看到一些城市处理落叶采取焚烧的办法,严重污染了环境,老师提出一个课题:能不能把这些落叶充分利用起来,比如作为羊饲料?为此,姚远曾经和同学们一起在学校饲养了两只羊做实验。在前不久中国科技馆举办的青少年环保论坛上,姚远作为首位中学生“环境大使”,作了题为“从丰水城到贫水城———小月河的启示”的演讲。

   姚远说,她将通过宣讲环保,让更多的人了解环保知识。奥运主题之一就是环保,绿色奥运呼唤着像姚远这样的环保小卫士。文/刘艾林

  ⑧万枚邮票砌成奥运长城

  刘超英,男,46岁,中国体育博物馆文物资料部讲解员

  一枚枚小小的邮票,砌成万米长卷,长卷中镶嵌有一个个支持北京奥运的签名,这就是刘超英支持北京奥运的独特方式。整整13年,令人难以想象的坚持,刘超英攒了120万枚邮票,整整8000米,120万人的签名,连萨马兰奇先生也在长卷上签了名。

  每一个长卷分不同的主题,例如新北京卷、香港回归卷等。为了长卷,刘超英呕心沥血。第一次申办失败,他差点哭了,但他觉得国家不放弃,自己也不能放弃,长卷成功跨越了两次申奥。

  “邮票长城”不仅为北京奥运增添了一道人文风景,还成为助人解困的好帮手。刘超英曾把一个主题卷拿出来拍卖,拍了5000元,捐给白血病的孩子。如今,体育博物馆等多家单位收藏了部分长卷。刘超英计划把长卷做到2008年,计划1万米,囊括筹办奥运的全过程。文/本报记者郭婷婷

  ⑨出租司机感动外国记者

  孟景山,男,39岁,北京出租司机

  2000年到2001年间,美国《亚特兰大政宪报》国际部主任凯斯先生到北京暗访奥运申办情况,出租司机孟景山成为一个重要采访对象。凯斯不停提问孟师傅对北京奥运的看法,孟师傅很有礼貌地回答道:“北京如果申奥成功,路会越变越宽,我家的平房也可能会拆建成高楼。因为奥运会,北京更多的人会找到工作。城市会越来越漂亮,空气也会越来越好……总之,北京人都盼着申奥成功。”

  孟景山感动了凯斯,回国后,凯斯为北京申奥写了整整三个专版,其中还有专门介绍孟景山的文章。他说孟景山是“最聪明的出租车司机”,而孟师傅也因对北京申奥的热情和诚挚而声名远播。

  凯斯的专版感动了亚特兰大的一群小学生,小学生们成立了北京申奥俱乐部,在亚特兰大为北京加油。在当时申办城市竞争非常激烈的情况下,这些报道为北京申奥创造了很好的外部舆论环境。文/本报记者郭婷婷

  ⑩“双语警官”会说七门外语

  刘文立,男,36岁,西城分局北海公园派出所民警

  如今,外国游客扎堆的北海、景山公园出现了一道“新景观”———一群英姿飒爽、会说外语的民警,刘文立就是其中一位优秀代表。

  在宣传奥运窗口工作的刘警官,发现有外国朋友不愿意说英语,他说强人所难不如强自己所难,于是到处拜师学外语,勤学苦练之下,练就了一身过人本领。不仅能说熟练的英文,他还能用法、俄、西班牙、韩、日、德六种语言和外国朋友聊上四五分钟。

  北京申奥成功,让刘文立的人生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刘文立曾是公安局后勤部门的一名电工,十几年电工生涯中,刘文立从未间断过收听英语广播和外语学习。2001年10月,刘文立参加了西城分局的一次迎奥运的英语考试,取得了口语考试的第一名。此后,刘文立被北京市公安局授予首位“双语警官”的称号。

  刘文立以他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身边更多的民警学习外语,迎接奥运。如今,更多的北京双语警官已经走上岗位。文/本报记者郭婷婷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 美国女影星将成为雅典奥运火炬接力手(图)(02/26 08:57)

  •  ■ 我来说两句
    用  户:         匿名发出: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手机
    包月自写5分钱/条

    最新制作 想唱就唱
    夏天的味道 哪一站



    精品专题推荐:
    谁说赚钱难告诉你秘诀
    测IQ交朋友,非常速配
    就让你笑火暴搞笑到底

    短信订阅
    焦点新闻魅力贴士伊甸指南魔鬼辞典


    深圳| 佛山| 天津| 广东| 上海| 重庆| 成都| 郑州| 苏州| 杭州| 长沙| 新疆| 潍坊| 黑龙江| 云南| 南京| 武汉| 西安| 青岛|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