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杨明明,50年代之前出生的人,大概很有亲切感。当时的杨明明——用现在的话说——是体操界的一个腕儿。全国冠军,还是全能的。
远了?那么拉近点的说。杨明明七八十年代当教练时,培养出“跳马王”楼云。在洛杉矶与汉城奥运会上,楼云都获得了跳马金牌,是我国第一个蝉联奥运冠军的运动员。
还远?那么就说说2003年吧。阔别中国13年的杨明明,被聘为上海体操队总教练,聘期到明年全运会结束。他的心理价位是:为上海添一块多年未见的体操金牌。
杨明明带队有何妙方?他说是军事机密,不便透露。可以讲的,倒是他这些年来的“酸甜苦辣”。拿出4件事,一一道来,让熟悉他与不熟悉他的读者们,一同分享。
酸:没有阳光所以叫杨光
杨明明的儿子叫杨光。这个名字与申花队的后卫杨光一模一样。要知道,当时起这个名字,还是有特殊含意的。
1976年9月,杨明明夫妇在北京结婚后,队里分给他一间地下室做婚房。两年后,他们的爱情结晶出世了。当时,夫妇俩就想,给孩子起什么名字呢?想了半天,觉得将来组织上能够分给他们一套见得到阳光的房子,就心满意足了。于是,儿子的名字就叫杨光。后来与杨明明说笑,如果当时是底层的房子,可能儿子就叫杨台,甚至是杨房了。
每天傍晚,杨明明总要带着儿子到“上面”透透风。儿子指着附近正在建造的房子问老子:“爸爸,我们什么时候能住进去啊?”杨明明回答说:“大概快了吧。”
其实是早了。
杨光一天天长大,真正的阳光迟迟没有露脸。一直到1984年春节期间,一群记者在地下室采访完培养出世界冠军楼云的杨明明后,看不下去了。很快,杨明明一家搬进了看得见阳光的家。
现在,杨明明在美国的洋房有250多平方米,充满了加州阳光。儿子杨光现在美国,他学的是动画设计,刚刚毕业,有意回国。
甜:讨个老婆叫娟娟
杨明明与于娟娟结婚的时候,现为国家体操管理中心主任的高健,当时是媒人兼婚礼主持人,他写了一副对联:天上明明月,地下娟娟人。横批:百年恩爱。感觉是才子配佳人,够浪漫的。
且慢!其实,他们才谈了4个月的朋友,就匆匆上马了——绝不是什么两小无猜,感情深厚。
这岂不是要成“豆腐渣工程”了吗?还好,他们早就认识。
于娟娟,北京人,1963年的全国平衡木冠军,比杨明明大2个月。
1959年,杨明明与于娟娟一同参加全国少年体操锦标赛,同时获得冠军。当时,《新体育》上有一篇文章,专门介绍这批小冠军。两个人都被重点提到,杨明明还有一张照片。
1976年,组织上想把杨明明留在北京,又想给于娟娟找个对象,于是让他俩“试试看”。这一试,就试出个“百年恩爱”。结婚前,杨明明的母亲没机会看于娟娟,就写信问明明,那个娟娟是不是《新体育》上的那个“于娟娟”。杨明明说是,杨妈妈表示,那还差不多,“可惜杂志上没有她的照片”——杨妈妈也真够幽默的,即便有,也是13岁的小姑娘呀。
苦:第一次出国是政治任务
杨明明不能出国。在那个年代,有一个在台湾的姨,一辈子也别想出国,政审永远也不会通过。
但杨明明成绩出众,每次国内有什么重要比赛,国家体操队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杨明明。可是一到出国比赛,杨明明就只能乖乖地回上海“继续苦练了”。
1973年,杨明明终于等到了一次出国机会。
那时,中美刚刚建交,继中国乒乓球队之后,中国体操队成为第二支赴美出访的运动队。当时,国家领导人要求:绝对不能输!
乒乓球,我们水平高,输赢尽在掌握中。体操就没那么方便了,何况,当时美国队水平并不低。六男六女的出访名单,酝酿了很久。
这回,想到了杨明明。因为前一年,也就是1972年,杨明明刚刚获得全能冠军。全能冠军不去,实在是说不过去。最后,是周总理拍的板:杨明明可以去。去的时候,代表团里的人,悄悄告诉杨明明,好好比,这可是政治任务。
果然,美国女队的水平,要超过中国队,所以中国男队就必须拿下来。还算争气,比了两场,最后都打成一比一,皆大喜欢。杨明明也不负众望,在比赛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之后,他也摘掉了“政治上不过硬”的帽子。
辣:要把二手房变精装修房
什么样的教练最好?答案是熟悉中国国情的外籍专家。
外籍专家,见多识广,想得简单,干得卖力。但外籍专家,最大的不利就是不熟悉中国国情。常常是还没熟悉国情,就已经被迫下台。
杨明明却正是一个“熟悉中国国情的外籍专家”,体育界的“老海龟”。杨明明1990年赴美,2003年回国时,他们一家已经加入了美国籍。所以,这次他回国执教上海体操队,享受的是外籍专家待遇。
“一年前,我回来时看到的上海体操队,就是一个二手房。”杨明明说,这比毛坯房还不如,毛坯房是一张白纸,装修起来,还容易些。杨明明不是来住二手房的,他是想把二手房变成精装修房。通过一年的努力,现在的上海体操队已经有7名队员与3名教练,进了新一届国家集训队,而一年前,上海只有2名队员入选国家队。
“明明啊,你真行。”那天听到上海体操中心主任沈利龙正在夸杨明明,“明年全运会的一枚金牌全靠你好好带训了。”
杨明明压低了嗓门说:“主任,对外还是稳一点吧。”
沈主任假装脸一沉:“你不是老称自己是外籍专家吗?外国人不是都很自信的吗?”
杨明明不紧不慢地回答:“你不也老说,要有中国特色吗?沈主任,做人要厚道,金牌放在心中即可。”
举座皆笑。
本报记者高兴
杨明明笑谈“酸甜苦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