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奥运会会址选在柏林,是个历史错误,是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中的一场悲剧。柏林,也曾被定为1916年奥运会的举办地,因为它成了战争的策源地,使那届奥运会变为空白。战后,德国军国主义受到了惩罚,直到1928年方获得参加奥运会的权利。1924年德国的特奥多尔.莱瓦尔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1927年1月29日,莱瓦尔德领导的德国奥委会致函国际奥委会,希望由德国主办第十一届奥运会,并提出柏林、科隆、纽伦堡和法兰克福四地作为候选城市。 与此同时,申请主办这届奥委会的还有埃及的亚历山大,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匈牙利的布达佩斯,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爱尔兰的都柏林意大利的罗马和芬兰的赫尔辛基。
1932年(一说1931年)国际奥委会将会址选在柏林。当时纳粹尚未上台,但已在蠢蠢欲动,气焰十分嚣张。纳粹是十分仇视和反对奥运会的,他们认为这是"犹太人和和平主义者搞的花样"。纳粹分子还斥责德国运动员在1932年奥运会上与黑人一起比赛,有损日耳曼民族的尊严。1933年以阿道夫.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夺取了德国政权,德国政局发生了严重变化。鉴于当时的德国政治形势,1934年国际奥委会讨论了是否仍在柏林举行奥运会的问题,并专门成立了一个调查委员会,前往德国实地调查。负责这次调查的是当时国际奥委会委员、一贯玩弄"体育与政治"分开的美国人艾布伦戴奇。调查委员会一行到达德国后,耳闻目暑一些纳粹排斥犹太人、扩军备战等法西斯罪行,并觉察到粹上台后由反对奥地转为积极支持的真实意图,但其负责人布伦戴奇仍说柏林具有举办奥运会的条件。国际奥委会因受希特勒宣传和表面现象的蒙骗,以及当时欧洲推行绥靖政策的影响,最后仍级持了原议,在柏林举行第十一届奥运会。布伦戴奇的态度,也影响了对参加柏林奥运会存在着分歧意见的美国奥委会,美国决定参加又对其他国家起了作用。1933年1月24日,好心的莱瓦尔德被推选为柏林奥运会筹备委员会主任。这个半犹太人对运动会能否顺利举行此时已是忧心忡忡。1936年3月16日,莱瓦尔德会见了1933年2月9日即充任柏林奥运会大会总裁的希特勒,出乎意外的是,莱瓦尔德从这位总裁那里得到了"全力支持"的诺言。这使他稍感宽慰。但是不久便厄运降临,以戈培尔为首的纳粹党徒接管了全部筹备工作,莱瓦尔德被排挤于外。纳粹甚至扬言,要撤消莱瓦尔德在国际奥委会的委员职务。这下触怒了国际奥委会。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耶--拉图尔申言,如果那样,国际奥委会将取消伯林的主办权。美国也发表声明,以不参加奥运会相威胁。这样,纳粹才算屈服了。纳粹党徒上台后,对奥运会的态度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变,其目的是想利用奥运会,给法西斯德国蒙上一层和平的面纱。他们印了成吨宣传德国"繁荣与昌盛"的材料,耗费了巨额资金,用花岗石、大理石等兴建了一座能容10万人的大型运动场,一个有两万个看台的游泳池,以及体操馆、篮球场等,还修建了一个比洛杉矶奥运会更豪华的奥运会村。当国际奥委会要希特勒保证能让犹太人参加奥运会时,希特勒也被迫同意了,并故作姿态,邀请了侨居美国的德国犹太女击剑手、1928年奥运会金牌获得者海伦娜.迈尔回国参赛。迈尔曾犹豫不决。但顾及到她留在德的母亲和两个兄弟的安全,毅然踏上了征途。后来她在击剑赛中,得了1枚银牌。但是,德国法西斯所玩弄的蒙骗手腕,仍被许多正直人士所识破。1936年6月,在法国巴黎召开了"保卫奥林匹克思想大会,"与会的有法国、西班牙、美国、英国、捷克斯洛伐克双利时、瑞典、丹麦、荷兰等国人士。大会号召人们反对在柏林举行奥运会,积极争取将会址改在巴塞罗那。抗议浪潮席卷世界各地,纽约成立了一个斗争委员会,欧洲一些国家明确表态,不参加柏林奥运会,并积极支持筹办巴塞罗那奥运会。7月,法、英、美、瑞士、瑞典、希腊等20个国家的运动员,云集巴塞罗那,准备参加7月18日举行的运动会,可惜,由于开幕前夕法西斯分子捣乱,运动会流产了。令人遗憾的是,这一切未能使国际奥委会改变初衷,运动会仍如期在柏林举行。
大会于1936年8月1日正式开幕,16日结束。参加比赛的来自49个国家的4066名运动员,其中女选手328人。德国人数最多,共406名运动员,美国次之,330人,匈牙利列第三,211人。首次参赛的国家有阿富汗、百慕大群岛、玻利维亚、歌斯达黎加、列支敦士登和秘鲁。中国共派出69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游泳、举重、拳击、自行车、篮球和足球6个大项的比赛,均在预赛中遭淘汰。另外还派了一个武术表演队和一个体育考察团。这个考察团曾赴包括德国在内的一些欧洲国家考察。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