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联合会杯网球赛上,看台上的洋人马克也成了焦点。马克是中国网协为备战亚运会专门从美国请来的教练,这会儿他不仅看着比赛,还认真地做着笔记。 “中国队已经三连胜了,比赛成绩还是好的,可是从场面上看不够理想。以李娜为例,她在对阵香港的汤家宝时,首盘根本不在状态,当她重新发球时,原本是有两个发球机会的,但她只发完一个就换到另一边去了。显然她在场上不够专心,这样的表现与职业选手的要求相去甚远。从我的统计看,两人两盘一共得了110分,李娜得了67分,但是李娜本来有机会拿下73分。如果是这样的话,李娜今天比赛的结果就不是6比1、6比3,而是6比1、6比0。好在李娜的对手并不强,她丢了很多机会仍然可以赢得比赛,如果换一个更强一些的对手,丢了机会,就意味着输掉整场比赛。”马克的“数字化”,已让许多人看出了他的道行有多深。 “其实中国选手的打球能力与国外选手相比都不弱,她们的训练也很刻苦,但是她们缺少比赛经验,还有在场上的一种精气神。这可能就是中国网球与世界网坛最大的差距。”马克说,一个选手一年至少要打30场职业比赛,但是中国所有的选手都远远达不到这样的要求。马克所说的精气神也比较宽泛,他说,包括一个选手在场上如何对待压力、在比赛中求胜的欲望、战术意识等,而他在中国网球队的主要工作就是帮助选手们在“精气神”上有所长进。马克说,这并不容易,因为队员们都打了那么长时间的球,要改变她们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习惯的确有难度。 马克在中国网球队的工作重心主要是在女队方面,他的乐观倒让别人吓了一大跳。“像李娜这样身体技术条件都那么好的选手,进入世界前10位都不是没有可能。”马克形象地说,“她与顶尖高手的打球能力是一样的,就是在发球和上网方面需要再进一步,她与高手最大的差距就是把球打到哪里。后者才是李娜进步的关键。” 马克曾做过职业选手,打过大满贯赛,挂拍后当起了教练,如今已有30多年执教经验。他说,中国的教练水平也不错,只是需要增加一些新的东西,在训练中有一点变化,这样运动员在训练时才感觉有味道。“我在美国带队员时,无论他们打得好或者有失误,都会创造一种幽默轻松的训练环境。因为选手打球有失误是难免的。网球本身就是以失误来结束比赛,如果你的失误比对手少,那你就是赢家。” 马克与中国网协的合同到10月份的亚运会为止,马克说,如果他干得好,可能还会在中国呆更长的时间。如果干得不好,就得BYEBYE了。马克希望自己干得漂亮些,因为他喜欢中国,他愿意与中国网球队的教练员、运动员多呆些日子。刘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