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小的身姿依旧矫健,朴实的言语依旧真诚,昨天在别克杯九运会火炬传递活动中亮相的云南主火炬手钟焕娣,似乎与以前相比没啥多大变化。但她并不讳言自己退役后的得失:“训练时我的体重是40公斤,现在1.55米的个子不见长,体重倒添了7.5公斤。” 在许多家乡人眼里,钟焕娣是个“苦妹子”,当年从云南思茅翠云乡半山寨村的山路上跑到世界田径赛场,一路吃了很多苦。这位训练十分刻苦的优秀选手,在家里5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二,在世界大赛中似乎也摆脱不了当老二的“命”,连续两次在世锦赛上屈居女子1万米项目的亚军。 没有东方神鹿的美名,也没有灵丹妙药的“赞助”,只有血汗默默见证着钟焕娣脚下所跑出来的路。尽管从1986年起,她就能穿上高质量进口鞋,但每年训练中最少要跑烂3双鞋。她每天要跑30多公里,十余年运动生涯中总训练量超过12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整整3圈。1993年的七运会上,29岁“高龄”的钟焕娣还以30分13秒37的成绩打破女子1万米原世界纪录。 当年的“苦妹子”,如今已是云南省体育局竞赛训练管理中心副主任,经常翻山越岭到州县基层挖掘苗子,为中国田径培育未来希望之星。从运动员转为机关干部后,钟焕娣在文化学习上也开始新的“长跑”,一个星期内学会了计算机操作,如今又学完了专升本的课程。对于中国的女子中长跑项目,钟焕娣始终牵挂于心,以前她曾不知疲倦地跑过这条路,以后她要倾力为后来者铺出更好的“跑道”。本报记者秦武平 (新民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