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世锦赛上名列第四,中国女排“基本完成任务”,但“句号”画得并不圆。除了年轻付出的代价,究竟还有哪些因素阻碍着中国女排重新攀登世界排坛高峰应该说,中国队有三“缺”。 结构性缺陷“中国女排强攻能力差”是毫无争议的。在12名队员中配备3名主攻手,比例并不失调,问题是这三名主攻手自身都存在一定缺陷。杨昊能在二四号位强攻,也能后排进攻,但她状态起伏大,尤其是发球失误太多。张静有高度、力度,且能拦网,但扣球线路过于单调,进攻很容易被对手“候个正着”。张越红的状态、表现一直很好,但是1.82米的个头使她扣球进攻受到阻碍。 面对弱旅,中国队能高快结合,但进入四强后,碰到对方有高度的拦网,中国队主攻这门大炮就“哑”了,只有靠快攻打开局面。这是中国女排强攻不强结构性缺陷使然。 对抗性缺陷先后输给意大利、俄罗斯队,反映了中国女排对抗能力差。除了上面讲到的主攻手的缺陷外,防守上的薄弱也是对抗性差的原因。 熊姿尽管是以“副攻”面貌出现,但她经常和李颖演“双自由人”,但是中国队仍然抵御不了欧洲强队的高点强攻。防守问题不解决,很难组织起有效的进攻。这种超强度的对抗能力是千锤百炼而成,日本籍的吉田敏明执教美国队之后,采用“魔鬼训练法”,每天6小时训练比过去增长一倍时间,使得美国队在保持强攻能力的同时,拦网、防守、串连、快攻技术大有改观。中国女排也可以恢复和加强男队员陪练制度,高强度训练是提高对抗能力的最有效途径。 性格性缺陷这主要是对掌门人陈忠和而言。 有人戏称陈忠和为“陈中和”,也从一个侧面道出了他“中庸”型性格。作为常人,他为人平和,不是件坏事。但作为球队主帅,该断不断,会有后患。陈忠和性格上的不坚定性体现在排兵布阵、临场指挥上的不果断。他在启用新老队员问题上一直处于矛盾状态,最典型的就是“两张的选择”。陈忠和心里明白,从荷兰热身赛以来,张越红状态一直很好,但他又想“张静出状态”,这回你首发,下回她打主力,到遇到强队打硬仗时竟没有主攻手的“定型产品”。 陈忠和从后台走到前台,他的性格方面是否也需要有一些变化呢? (柏林9月15日专电) 本报特派记者杨仁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