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卢上周六晚上将近12点钟时从北京风尘仆仆地赶回沈阳后,连行李都没来得及放回房间,就径直到同住在绿岛酒店里的一位关系颇密切的女记者那里做客,一边品味着“主人”刚刚沏出来的速溶咖啡,一边诉说着这次西行纪事,一起分享探查来的敌情。 但睡醒一觉,米卢面对一直在痴痴等待着他归来的中方教练和国脚们,做的第一件事不是给队员介绍几个对手情况,而是给队员们做起了他并不擅长的思想教育工作。 昨天上午9点30分,国家队所有成员和足协副主席南勇参加了米卢召开的这次会议。会大约开了两个半小时,主要目的一是给队员减压,二是米卢希望通过会议了解一下队员的思想动态,同时也让教练组成员和老队员谈谈国家队历次参加大赛的经验教训。 但在整个会议中,米卢似乎失去了以往想拦都拦不住的谈兴,始终作为一个旁听者,很少发言,不知米卢到底想在什么时候将他四届世界杯率队闯入复赛的神奇之处传授给中国球员们。 作为中方教练组组长的沈祥福首先发言:“我当运动员参加世界大赛时,本来就感觉压力非常大,但我记得上级领导当时在比赛前曾经指示,现场的观众不许出声,以免给国家队制造压力。但这反而使得我们感到非常压抑。7万多名球迷安安静静地坐在工体里,鸦雀无声,我们在场上踢球时就感觉整个世界都寂静无声,反而使我们一点主场氛围都没有了,甚至有一种窒息感。” 随后米卢又让守门员教练徐韬谈了参加上届十强赛的看法,也许是受到沈祥福实话实说的激励和感染,在谈及四年前十强赛给自己最深感受的时候,徐韬道出的是———“除了压力还是压力,完全没有感受到足球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在教练说完后,米卢又让参加过世界杯的老队员为“新同志”交流一下过往的经验。第一个发言的是郝海东。“参加世界杯比赛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每当我们比赛没有打好时,外界就开始无端谩骂,本来我们的压力就很大,挨骂后感觉压力更大了,因而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也发挥不出正常水平。” 原本以为“郝董”的经验介绍到此为止,但谁也没想到,随后大家又听到了将在今后很长时间都会深深记住的一段经典话语———“输球后大家好像觉得是世界末日到了,但现在我们又站在这里了。其实回头一想,我们并没有失去什么,反而是得到了很多。” 米卢听完,频频点头,相信他对郝海东的“放炮”非常赞同。 吴承瑛在回答米卢如何感受以往比赛的时候,直言不讳地说:“我没什么感觉也没什么想法。”这句简单的回答像一根针一样刺痛了米卢,正准备洗耳恭听的米卢猛然愣了一下,眼中瞬间精光暴涨,随意但很深刻地看了吴承瑛一眼,目光在他身上未做任何停留,便迅即投向了别处。 一名主力队员(由于言辞激烈,我们也只得隐去了他的名字)说:“过去大赛前又是领导接见,又是球员宣誓,而且一搞封闭训练就是两、三个月,‘弦’始终绷得紧紧的,你说压力能不大吗?以这样的状态参加比赛,打顺了是偶然,打不顺才是必然。因为我们神经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到了比赛中技术能不走形吗?战术打法能够得到很好的实施吗?比赛前的压力使得我们在比赛中技战术发挥打了折扣,而比赛后如果我们发挥不好,又会遭到各界的一片指责,这又使我们背上了更大的包袱并承受了更大的压力,从而也影响了以后的比赛。就这样不断地循环反复,这种恶性循环只能使得我们一次次地空留遗憾。” 在会议结束前,米卢进行了总结性发言。不知道是翻译进行了高度的概括总结,还是米卢真的非同寻常,他竟然无比熟练地运用了国人耳熟能详的一段毛主席语录———“我们要在战术上重视对手,在战略上藐视对手。每个人都要充分相信自己,只有充满自信,才能把压力降到最低。”本报沈阳报道记者赵焱 (球迷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