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何东印第安纳波利斯述评 90年代初,中国男篮在世锦赛和奥运会相继跻身世界前八。那时候我们外线人才济济,有胡卫东、郑武、孙军、吴庆龙,独缺身材高大的中锋。所以那时候中国男篮打的是小、快、灵、准,尤其有这几门远程大炮发威,完成了历史性的突破。但国人更羡慕欧美强队拥有许多高大中锋人材,大家都相信,如果我们那时有内线优势支援,就成为一支世界强队。 现在,当中国队庆幸有了三大中锋,有了“移动长城”时,尤其在时隔八年之后再回到男篮世锦赛时,猛然抬头一看,世界篮球的发展又有了新的飞跃。运动员开始向技术全面、身体强壮的全能型方向发展。尤其后卫人材的攻防能力、控制球和控制节奏能力,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随之而产生的对外线球员的紧逼防守,也到了令人窒息的地步。刘玉栋在国内被称为“战神”,曾连续多场比赛得40分以上,而在世锦赛上,他一拿球却发现根本没机会观察,对手的贴身防守就已跟了上来。此时此刻中国队反而成了最缺后卫的球队,外线人材也青黄不接,再次被甩在了世界潮流的后面。 小组赛南美洲冠军阿根廷对阵上两届世锦赛亚军俄罗斯时,阿根廷队5名上场队员可以说每人都比他们的对手矮了一截。但是这批队员身体素质好,跑跳能力强,而且投篮奇准。他们的外线球员可以飞身接力扣篮,内线球员更有能力在长人林立的俄罗斯队员头顶上扣篮。这场比赛阿根廷队以近20分的优势胜出,比赛中曾经发生过俄队身高2米10的中锋在一次运球上篮的时候,被三名阿根廷球员同时飞起,生生把皮球摁在了手里。可见篮球需要这种非凡的身体素质,阿根廷人有了,所以他们在本届世锦赛上成为一大热门。 南斯拉夫队之所以被公认为美国队最强的对手,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全队球员实力非常平均,且主力阵容身高都在1.9米、2米以上。该队的“白魔术师”博迪洛加,尽管身高达到了2米05,却主打后卫位置,是南队技术最全面的选手和欧洲联赛的MVP。 世界变成这样,中国男篮又落伍了。 小组赛最后一场对阵美国“梦五队”,中国队上半场姚明上场11分钟,4次出手,3球命中。但下半场“一觉睡醒”的美国队,开始对中国队的外线队员实行了逼迫式的防守,尤其凶狠防守中国队的后卫队员。结果姚明在内线空着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抢到一个位置,可却难以得到外线支持,能拿到球的机会越来越少,2次出手,仅投中一球。整场比赛,中国队最有身高优势的姚明,出手机会加起来总共才6次。以致主教练王非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不得不再次承认:“通过这场比赛,确实使我们感到后卫没人。”现在回头来看看国内的青年球员,后卫人材匮乏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许多年轻球员在小时候不重视基本技术的训练,只是凭身高来吃饭,但后来的成长却陷入了误区,看来我们对篮球人才的选拔观点和训练手段要彻底改一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