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战两天的世界杯短池系列赛上海站比赛,着实让初冬的申城又热了一回。碧波池中喜讯频传,精彩纷呈。中国姑娘有4人打破3项世界纪录;总共34个项目中,中国选手拿走了21项冠军,成绩斐然。 这是否预示着中国游泳已重新复苏,进入了又一个春天?是否25米短池比50米长池容易破纪录?
保持良好状态不易
九运大战结束不久,许多泳坛好手并未出现以往大赛之后的低潮,依然保持着良好的竞技状态。浙江姑娘罗雪娟、陈桦、杨雨更是马不停蹄,连续辗转加拿大、美国和上海,在极度疲劳下仍表现出极高的水平,实属难能可贵。
名教头陈运鹏对此予以较高评价:“这表明我们的训练能力,竞赛水平提高很快;反映出在短距离、中长距离上都具备了和世界高手争夺的相当能力。”一位行家分析,经过多年实践,国际上流行的以赛代练的训练观点得到了更多人的理解,运动员平时承受训练量大,训练水平较高,适应了高强度比赛节奏,有较强的连续作战能力,这是令人欣喜的。
此间也有一种观点认为,从运动员的表现看,或许有的选手九运会时并未达到最高峰,将高峰期出在了本次上海站。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教练员的安排、调整,不完全凭科研,有的还局限于凭感觉上,这是值得总结、探讨的。
短池长池孰轻孰重
此次,4位上海、浙江姑娘分别改写了女子50米仰泳、100米蛙泳、80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短池纪录与长池纪录的分量孰轻孰重?
陈运鹏直言“两者含金量相当”。所不同的是,短池对出发、转身要求高,对体能的要求比长池稍低。
世界杯系列赛办了十余届,中国站比赛也有六、七个年头,这样频繁地刷新纪录还不多见。陈桦打破的80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原纪录是德国选手在1987年创下的,整整沉睡了14年,一直没被改写,证明这个优秀选手是有能力、有实力的。陈运鹏认为,短池赛能充分反映出选手的速度素质,一般而言,50米好,100米成绩也会好,两者关联较大。去年系列赛,齐晖在法国站打破了女子200米蛙泳纪录,4月份便刷新了长池纪录。因而从理论上预言,罗雪娟今天破了50米纪录,很快就能实现打破100米纪录的愿望,这有其必然原因。
令人欣喜的是,女子夺金覆盖面广,整体实力又上了一个台阶,男子水平也有长足进步,陈运鹏分析,今年以前,我国男子无一项目战胜日本。九运会以来,男子100米、200米仰,200米自,200米混,1500米自及接力项目,有的超过,有的已接近日本,表明男子水平迈出了扎实的一步。
对待成绩仍需冷静
游泳管理中心主任李桦对取得好成绩感觉可喜并不意外。
专家介绍,按国际惯例,岁末年初国外选手刚进入整个训练周期的早期阶段,基础训练较多,高手们大多不在状态,没游出高水平。比较而言,对比赛重视程度不如长池,为改变这一现状,国际泳联成立短池委员会,每洲一个代表,专题讨论怎样使短池赛更加吸引运动员,吸引媒体,吸引赞助商。本次系列赛,每站奖金提高到6万美元,破纪录者能分4万美元,主办城市申办费提高至50万元,都是刺激短池赛“发展”的举措之一。
而冷静、客观地分析,中国游泳正处于上升期,在女子个别项目如蛙泳、混合泳、自由泳等小群体上有优势。要全面达到世界高水平,游泳界还要走很长的一段路。(上海12月4日电)平萍
(中体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