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队在小组赛已进行的三场比赛中取得全胜,单从成绩上来看,基本与国家队的赛前目标相吻合。但从比赛的过程来看,也的确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不然也不会在小胜马尔代夫和柬埔寨队后也不会引来媒体和球迷那么多的批评。 事实上,之所以有这么多的批评,并非是人们对中国队小组出线产生了任何怀疑,多数人是把目光放在了之后的十强赛上。他们的观点是凭中国队在小组赛与几支弱队的比赛表现,球员释放出的技术能力和战术素养,到了十强赛肯定抓瞎。为十强赛着急,成了所有恨铁不成钢的媒体和球迷对国家队现状不满的深层表征。 对于目前流行的有关国家队种种的批评,对于国家队在前三场比赛的种种表现,我们都应该有一种客观的认识。有批评证明国家队有不足之处,有成绩也证明国家队并不是一无是处。不足之处,国家队应该尽快地弥补。在这方面,米卢所看重的“态度”是重要的。但小组赛刚刚开始,“一棍子打死”和“倒米”论调就有点不负责了。对于问题,我们还是摆明了为好。 一、阎世铎的要求执行得如何? 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阎世铎在战前的动员会上给国家队的小组预赛提出了目标和任务。小组赛的目标就是小组必须出线,任务就是进球锻炼。对于如何确保小组出线,阎世铎还语重心长地提出了自己四个方面的要求和建议:一是必须树立为国争光的思想,二是全队必须相信米卢,三是全队必须团结拼搏,四是要保持平常心,不能掉以轻心。 这四点要求的确是除技战术之外确保国家队打出好成绩所必须遵守的原则。那么国家队在小组赛前三场比赛中的表现是否达到了这四点要求呢。对于第一点和第三点,国家队的表现基本令人满意。几乎每一名上场球员在场上都在拼,都在奋斗。在客观条件如此差的情况下,许多球员的表现基本正常。起码在完成主教练的战术要求上,队员们基本完成了要求。但在其它两点上,国家队则应当引起注意。 在赛前的动员会上,无论是阎世铎还是南勇都强调,一定要全力支持主教练米卢的工作。阎世铎还说过“米卢就是战争中的指挥官”,“如果米卢犯一次历史错误,就让他犯一次吧”的话,因此在任何情况下,支持米卢,爱护米卢应该成为首要问题。无论国家队胜负成败,或是对米卢有任何的意见,都要维护米卢的权威。但这不能说不能提意见。有意见摆在桌面上,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于第四点要求,国家队更应提高警惕。赛前,人们把马尔代夫和柬埔寨队甚至印尼队称为“弱队”,现在看来有些轻敌。从整体实力来看,中国队的确高人一筹,但许多客观条件的影响已经将强弱之间的差距缩小,而且马尔代夫和柬埔寨队目前也都由水平较高的外籍教练执教,在战术素养上有了一定的提高。要想真正在与这些球队的比赛中打出漂亮仗,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对于以后的比赛,还是应该“保持平常心,但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二、主教练米卢有责任吗? 中国队在前三场比赛中的表现使人们对于米卢的执教能力提出了疑问。对于国家队在与马尔代夫和柬埔寨客场比赛中并不令人满意的过程,米卢到底有什么责任呢。 “孤独的米卢”这样的标题不断见诸报端可以想见米卢现在的处境。从客观上讲,能够三度率队在世界杯赛上取得好成绩证明米卢是一名高水平的教练员,在这一点上,中国足协聘请米卢是十分正确的。在预赛小组赛和十强赛中确保米卢的权威性对于中国队能否获得好成绩是至关重要的。小组赛刚刚打完三场,现在就对米卢的执教能力和水平下结论确实为时过早。但在对马尔代夫和柬埔寨比赛中球队在战术打法和用人上所暴露出的一些问题,说明米卢也并非十全十美。毕竟中国足球的造神时代已经不复存在了。 当然米卢应该只负自己“应该负的责任”,而这些责任又是什么呢?首先是米卢的训练手段和方法。米卢把“踢”足球当成“玩”足球,在训练中,他更多地是教给中国球员“最基本的东西”。但这些显然不能满足中国球员应付世界杯比赛的要求。国家队现在最需要的是扎实的战术组合,是一种成形、实用的风格打法,还根本到不了“玩足球”的境界。而且中国球员与米卢所率领的美洲和非洲球员有着能力上和性格上的不同,同样训练国外球员的方法用在中国球员身上也许根本就不合适。 过于随便的生活习性也许能让美国球员和墨西哥球员对于米卢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但对于中国球员,产生的影响却是与前者截然相反。因此,米卢在随后必须正视这一点。因为这对他树立自己的权威形象是大有裨益的。 对于米卢与某些球员有矛盾的说法,多半有夸大之嫌。但大凡熟悉国家队的人还是宁可信其有,也不信其无。事实上,这种矛盾多半是球员自己的错儿,但也同样反映出米卢的一些问题。如果米卢真想把每一位中国球员都像他带美国队时当哥们儿的话,他首先必须真正尊重中国球员。再就是与他们多交流,多接触,只有这样,“矛盾说”也就销声匿迹了。 三、国家队的战术打法有问题吗? 多数人认为国家队在与马尔代夫和柬埔寨的客场比赛中的战术打法有问题。一味长传冲吊,边路突破,下底传中和头球攻门让国家队变成了一支“纯业余”的球队。事实上,即便是国家队在西安大胜马尔代夫的比赛,这种简单的套路打法便引起了许多球迷的不满。“头球队”的称号使10比1的比分变得一文不值。人们对于马尔代夫队所入一球的关注程度也要远远多于中国队的每一个入球。这种情况也是国家队所必须正视的。 中国队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战术打法一直争执不下。几乎每一位新主帅上任,球迷们都期待他带来一种崭新的战术思想和打法。但任何的战术打法和阵型安排都是与整支球队的实力水平和视对手的情况制定的。施拉普纳时代崇尚高中锋,因此边路传中,中路高点得分也就成了法宝。 霍顿的打法则更加理性和强调整体。在前锋线上,他喜欢安排一高一快的攻击组合。米卢的战术安排与霍顿基本相似,但在训练中却没有霍顿那么具体。 人们对三场比赛国家队战术打法有质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中场球员能力不强。既不能在效地控制中场,也无法为前锋线上球员创造更多得分机会,而且得分能力不强,破门手段单一。 多是底线和其他位置传中,中路队员头球攻门;定位球战术无新意,也鲜有得分的时候;后卫线存在隐患,边路助攻不畅,中路防守不稳。 如果简单地将这些问题推到米卢身上难免有失公允。同样的战术可能在美国队身上就能“开花结果”,用在中国队身上就“一事无成”,原因多半只有两个———球员的个人能力和阵容组合。前三场比赛已经暴露出了国家队队员个人能力方面的缺陷。比前锋线的破门乏术更危险的是前卫线球员能力的下降。除了李铁是一个亮点外,其他中场球员明显显示出了意识、视野和组织能力的匮乏。前锋线得不到更多的支援,后防线屡屡失误与中场球员发挥不如人意不无关系。但从目前中国球员的现状来看,找出像日本队中田英寿这样的帅才还有难度,因此就不难理解米卢“难为无米炊”的处境了。 但中国队的打法和进攻手段过于单一和缺乏变化并不能简单地用“难为无米炊”来解释。即便剔除中场组织不力的因素,国家队在对这些弱队的比赛中无法打出一些令人赏心悦目的配合的确不能令人满意。如果认为对付这些弱队,只要一味地将球吊入禁区,利用中国球员特有的高度头球得分便是最实用的打法,那人们宁可认为这是一种只顾眼前,没有放眼十强赛的投机行为,也就是只顾完成阎世铎提出的“进球”任务,忘了还有“锻炼”这一条了。(孟洪涛)
(中国体育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