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的中国人:北京一定能成,别担心 我是海峡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在这里已经4年了,攻读英国语言文学学士学位。 我对奥运会特别的关注。经常上网看申奥的消息,主要是新浪网,但我的电脑写不了中文,不然肯定会跟帖子的。 在学校,土耳其同学都支持伊斯坦布尔,那当然了。我当然支持北京,因此有时对他们说:“伊斯坦布尔都没戏了,还是支持北京吧。”这里离北京太远了,我只希望北京能“中”。我会特别自豪的。 前几天,领事馆通知我到使馆看申奥的直播。特别的激动。我们在这里的留学生说好了,如果北京“中”了,那么当天晚上会“大肆”庆贺一番。 ■牛鲲鹏(海峡大学学生) 我来土耳其已经12年了,你可能不知道,我出生在上海,因此口音是上海普通话。 我当然关注北京申奥了。我主要是通过电视新闻、报刊获得北京申奥的消息的。有时候去咱们的使馆时也去看看那里的中文杂志有没有申奥的消息。 你知道几年前,北京申办过一次奥运会,就差那么一点儿。这一次不应该是多伦多,不应该是巴黎,不应该是大阪,应该是北京。我把伊斯坦布尔放在第二位,原因我就不说了。 北京申奥代表着中国,不是北京一个城市的事。我有感觉,北京一定能成,别担心。 ■恩威尔(维吾尔族,在土耳其做进出口贸易) 我是百分之百的北京人,能不关注奥运吗?我一般通过网上获得消息。我知道伊斯坦布尔时间5:30会出结果,如果我们拿到53票或54票就会在第一轮通过。 刚才你打电话我正接另外的电话。一听你是北青报来采访申奥的,挂断了赶紧给你打过来。我这里非常忙,船来船往的。但下午领事馆组织的观看申奥直播,一定得去。这是中国人最大的事了。 如果北京成功,那么说明中国在经济、社会、民主和法制方面与上一次申办时相比,有了长足的长进。再过20年,我们国家的地位将是了不起的。 ■刘小夫(中国远洋运输公司驻土耳其分公司总经理) 我的夫人是土耳其人,她当然支持伊斯坦布尔,但也认为北京的机会最大。我的公司的业务与奥运也有些关系,如果成了,无论是在北京还是在伊斯坦布尔我都会非常高兴。可惜的是,我的土耳其同事们认为伊斯坦布尔的希望不在此次申办。 这一次北京一定很成!问我为什么?因为我们的经验丰富,经济和社会条件成熟了。没有理由不成功。如果不给我们,是没有原因的。 ■周海(土耳其ITN公司职员) ■伊市奥委会官员: 北京充满商机 当地时间7月9日上午,伊斯坦布尔市比斯克塔斯区区长约瑟夫·纳莫古路先生就该市申办2008年奥运会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纳莫古路先生曾作为伊市奥申委的官员参加过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工作,并在1994年摩洛哥的蒙特卡洛向国际奥委会作陈述报告。 他坦率地对记者说:“国际奥委会的评估团对伊斯坦布尔的评估报告发表后,我个人认为我们申办2008年奥运会已经没有希望。” “1993年,北京在那次投票中应当赢,但是结果出乎我的预料,也许这次的机会更好一些。”他说。纳莫古路认为,北京除了有其文化内涵外,她也是一个充满商机的城市,有权投票的人士应当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壮志未酬: 只缘经济不景气 来到伊斯坦布尔刚刚两三天,记者发现这里根本没有什么申奥的气氛,在电视上见不到申奥的新闻,街上没有申奥标志。也许伊斯坦布尔的目标是2012年的奥运会。 今年5月,国际奥委会评估团公布了对5个申办城市的考察结果。评估团对伊斯坦布尔的报告表明,由于土耳其的经济不景气以及交通问题,该城市不适合举办奥运会。国际奥委会同时对伊斯坦布尔的财政预算和整体计划提出了意见。这使伊斯坦布尔在申办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 记者到伊斯坦布尔市仅仅几天,无法深层次地感受到这种危机。只有从一个侧面得到印证,7月9日到土耳其这一天,在银行1美元可以换1260000土耳其里拉。7月12日,土耳其里拉已跌至1美元可以兑换到1320000里拉。 伊斯坦布尔早在1992年就制订了“奥林匹克工程”的宏大计划,建造一个可接待1万名运动员、53名官员、15000名记者和3000名裁判员的奥林匹克城;建造青年营地;建造一座占地600公顷的奥林匹克公园。 上述计划固然宏大,然而由于这几年的经济危机,目前只有1座大型体育场和几项小型体育设施处在建设中。这成为了阻碍该市申办奥运会的主要原因。 ■本版摄影报道/本报特派记者夏雷 ■伊斯坦布尔奥林匹克城旁孤独的申奥标志意味着这个城市至少要再等12年 ■这些吉卜赛孩子的家就安在他们脚下的荒地上,而远处则是伊市正在兴建的奥林匹克城的主体育场 ■伊斯坦布尔市前奥委会官员约瑟夫·纳莫古路先生(左一)说,北京充满商机 (北京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