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2002年世界杯南美区预选赛战罢第16轮。在亚松森进行了一场激情大战,结果巴拉圭和来访的阿根廷队以2比2握手言和,让球迷大呼过瘾。 阿根廷早已从南美区突围,率先进入2002世界杯决赛圈,巴拉圭也一直高居第二,即使一直输球,都将确保以南美区第五名的身份和澳大利亚队进行两回合附加赛。或许正是没有负担,才让两强碰撞闪出了激情火花。两队巨星奇拉维特和巴蒂斯图塔均有出色发挥,但本场比赛头号明星却是此前毫无名气的阿根廷队右后卫波切蒂诺,这一切都因为他在比赛中重演了马拉多纳的“上帝之手”绝技,成功骗过裁判,把皮球“送”入对方网窝。 巴拉圭媒体一致认为,“上帝之手”再现的主要原因是主吹此役的秘鲁主裁判伊达水平令人难以恭维。第52分钟,巴拉圭前锋卡多索在阿根廷后卫萨穆埃尔的贴身防守下顺势跌倒,伊达不顾阿根廷队员的抗议,坚持吹罚了一个嫌疑很大的点球,神奇门将奇拉维特轻松把球打进大门的右下角。也许是出于找平衡的心理,伊达让“上帝之手”再现了。第66分钟,阿根廷队获得角球机会,贝隆左侧开出,插上助攻的后卫波切蒂诺在近门柱用一个类似排球运动中吊球的动作把球送进巴拉圭队大门。伊达不顾巴拉圭队员的再三咆哮,坚持判罚进球有效。好在第69分钟巴拉圭队莫里尼戈的小禁区前头球和4分钟后巴蒂门前两米处的小角度补射均货真价实,才避免此役成为“假球表演”。 效力于巴黎圣日耳曼的波切蒂诺司职右后卫,他此役顶替停赛的维瓦斯。这名毫无名气的球员之所以进入国家队,被普遍认为是他在西班牙人效力时,和当时主帅贝尔萨交情不浅。他因“上帝之手”一战而名,在赛后接受巴拉圭记者采访时,波切蒂诺否认了他用手打进此球,但一回到阿根廷国内,他又承认的确是手球。他说:“当时,皮球的速度非常快,我下意识地往前一冲,也不知怎么几举起了手,并把球打进了。我必须说明,我绝对是无意的。”说完,波切蒂诺还露出神秘的一笑。 而阿根廷大多数媒体和球迷也没有追究这个手球,对他们而言,重要的是阿根廷队的水平确实是世界一流,无论对谁,无论领先还是落后,阿根廷队都不会慌张,的确具有超一流强队的风范,而且阿根廷队的比赛确实好看。也有少数球迷认为波切蒂诺的手球很丢脸,他们的态度是“既然阿根廷队有实力凭借技战术上的优势战胜对手,为什么还要背上手球不光彩的名声,无论如何,手球进球不值得骄傲,阿根廷队应该在球风球德以及公平竞赛上也成为世界最好的”。江抚 (体育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