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1997年世锦赛男单冠军拉斯姆森将最后一球杀出界外,19岁的林丹激动得双膝跪地,整个天河体育中心体育馆都在为中国队3比2击败丹麦欢呼。 中国、丹麦与韩国都是具备夺杯实力的强队,但因同处A组,三队中注定要有一队被挤出四强,提前退出竞争。汤杯赛首天,三队中被视为实力最弱的丹麦队出乎意料地3比2战胜夺杯呼声极高的韩国队,将A组形势搅乱。对中国队而言,在5比0轻取瑞典后,杀入四强最稳妥的方式就是将丹麦与韩国全都打败。 11日晚,中国队与丹麦队相遇。考虑到丹麦两对男双实力强劲,中国队有可能两盘双打皆失,教练组经过反复研究,终于采取了最大胆的选择,启用鲍春来、林丹这两位19岁、首次参与团体大战的男单新秀出任第二、三单打。 首盘单打,夏煊泽迎战乔纳森。乔纳森与韩国一战中力克李炫一,为丹麦队获胜立下头功。虽然夏煊泽在以往的交锋中从未输过乔纳森,但此役不同以往。深知自己责任重大,夏煊泽刚上场时不免显得紧张。第一局在3比0、5比1领先后,对手突然加速,他一时竟有些不知所措,接连出现低级失误,让对手将比分追至5平、6平,好在最后两分,对手也有些手紧,夏煊泽才以8比6险胜。第二局,夏煊泽仍然浑身发紧,凝重的脸显出他内心的压力,杀球失误,放网失误,机会球失误,好像怎么打都不对,手感全无的夏煊泽很快便以2比7失利。比赛间隙,主教练汤仙虎连忙走上前,拍拍夏煊泽的肩,先让他定定神,然后又向他面授机宜。果然,从第三局起,夏煊泽终于放开手脚,速度明显加快,球路变化增多,网前敢抢,后场敢攻,完全掌握了主动,很快便以两个7比1连取两局,3比1为中国队顺利夺下首分。 虽然总教练李永波一再表示中国男双有信心抢分,但当张军/张尉与丹麦的埃里克森/汉森交手没两下,坐在场外负责男双调研的几位省市队教练便无奈地摇头,“我们没的打”。场上的形势也印证了这些教练的预感,张军和张尉被高出一头的对手压得喘不过气,始终找不到有效的还击手段,眨眼间就稀里哗啦地以2比7、3比7、3比7败下阵来。 第一男双的惨败使旁观者对第二男双也不敢奢望,此时,只能把中国队取胜的希望寄托在两名男单新秀上。第三盘单打,身高1米84的鲍春来上场了,19岁的他仍然像个还未发育成熟的大男孩儿,而他的对手博森已经有点“谢顶”,看上去老得可以当鲍春来的叔叔。其实,此战派不派鲍春来上场,教练们很伤了一通脑筋。以鲍春来的实力对付博森没有问题,可这是团体大战,仍然稚嫩的他能否承受得住重压,因为在以前的一些比赛中他曾出现过遇到困难顶不住的现象。几经权衡,鲍春来终于赢得了上场表现的机会。鲍春来没有让教练失望,孩子气十足的他在场上显得很有自信,出手坚决,球路刁钻,非常轻松地就以7比3、7比2、7比5修理了博森。 正如人们的预感,第二双程瑞/王伟虽然拼得很凶,但实力稍逊,很快便以1比3失利,中国队与丹麦队大比分战成2比2,一锤定音的重任落在了两队第三单打身上。 因为赛前料到会与丹麦战成2比2,中国队将林丹摆在第三单,事实证明这样的选择非常正确。19岁的林丹技术全面,攻击力极强,最难得的是他有着超乎年龄的冷静和胆识。在与丹麦的拉斯姆森的较量中,林丹一上场就在气势上压倒对手,多变的球路和极快的速度让技术出色的拉斯姆森无法施展本领,在7比1、7比3快速拿下两局后,聪明的林丹在体力消耗较大的情况下有意识地减慢速度,以1比7送掉第三局。第四局,林丹喘过气后再度发威,以7比2胜出。 在中丹激战的同时,韩国男队正与同组最弱的瑞典队交锋,虽然实力明显占优,最终的比分也是5比0,但五盘比赛居然也耗时三个半小时,尤其第一单打李炫一在场上无精打采,竟跟对手折腾了5局才腻腻歪歪地拿下。当林丹与拉斯姆森较量时,刚刚赛完的韩国队队员站在场外观战,看到林丹获胜后,韩国队默默离开,或许他们已经预感到自己很可能要提前退出汤杯的争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