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世锦赛已进入尾声,姑娘们在世界排坛有声有色的表演,奏响了主旋律:各大洲球队技术风格融合交汇,取长补短,呈现了排球运动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前期采访女排时,当时世界女子排坛三大流派泾渭分明:欧洲球队突出“高”———高举高打,我行我素;亚洲球队强调“快”———快速多变,以快制人;美洲球队呈现“凶“———凶过你头,力占先机。但经过这些年的变革,当年的风格已经变得“模糊”了。 技术风格的融合,源于思想观念的转变。原先,球队只认“老祖宗”。亚洲球员相对身材矮小,与欧美球员在网上争夺常处劣势,于是认死了“防守”。后来,中国、韩国在防守的同时积极开展快攻。现在,中国女排将快攻与强攻结合起来。美国、古巴队认识到自己并非只能扮演“凶神”,她们汲取亚洲球队攻防结合的战术体系,尤其是美国队整体作战能力得到升华。俄罗斯队虽然还是“高举高打”见长,但也意识到这不是唯一的看家本领,技战术也多样化起来。 人才的跨洲际交流,促进了技术风格的融合。在排坛,亚洲教练成了“香饽饽”。日本教练吉田敏明执教美国队后,在原来风格基础上,吸纳了亚洲球队的精华。现在的美国队,能攻善守,情绪稳定,攻击点多。德国队虽然没有进入八强,但在韩国主帅李黑范执教下,跻身世界二流。球员交流中,最受惠的是意大利队。过去意大利女排在国际上地位不高,几年前意大利就将国内女排联赛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吸引了其他洲许多优秀球员。国内联赛热了,国家队尖子也就出来了,人才济济的意大利队技术很全面。 选手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技术风格全面融合的基础。“五连冠”时代的中国女排平均身高仅1.78米,连“铁榔头”朗平也不过1.84米。现在的中国队平均身高1.84米,场上队员的高度经常达到1.87米。美洲球员的身体柔韧性好,也有利于攻防能力的全面提高。 融合是主旋律,在世界排坛的大家庭里,积极吸取别人技战术长处是一种趋势。取长补短才能进步,否则就会落伍。 (柏林9月13日专电) 本报特派记者杨仁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