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13日电 记者冯瑛冰杨青 所有的一切好像还发生在昨天,为北京申奥成功期待、激动、亢奋;似乎仅在转瞬之间,就迎来了这历史性日子的周年纪念。当“7·13”再次来临,相信许多人都会有所感悟,真是时不我待,能让我们从容地筹办2008年奥运会的时间已并不充裕。 过去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直接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中,北京奥运会组委会自去年12月13日宣告成立,即肩负起历史的重任,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开始工作:1·6万字的《北京奥运行动规划》几经修改,3月28日向社会公布,迈出了北京筹办第29届奥运会的奠基之步;北京奥运场馆建设确定了实用节俭的基本原则,今年4月份开始向全球征集奥林匹克公园等设施的规划设计方案,评审结果即将揭晓;7月2日开幕的北京2008奥林匹克设计大会,标志着北京奥运会形象与景观工程正式启动,组委会设立20万元大奖,面向全球征集北京奥运会会徽设计方案;北京的环境指标越来越接近奥林匹克城市的水平…… 北京正在将充沛的奥运热情转化为脚踏实地的一个个具体行动。因为北京深知,申奥成功固然是中华民族在新世纪的一件大事、喜事,但它还仅是一次长跑的起点,一个系统工程的开始。能争下奥运会举办权,仅仅是抓到了一个巨大的机会,并不代表一切问题都已迎刃而解,一切希望都会变成现实。关键的关键,还在于能不能很好地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千方百计取得超常规发展。没有机会,尚可怨天尤人,有了机会却无大作为,那只能怪自己没本事、没出息。两天前,北京奥运会组委会主席、北京市市长刘淇在接受媒体联合采访时坦陈,对筹备奥运会目前有四点忧虑:经验不足、时间紧张、人才急缺、丰俭难调。正是这样一种理智客观,敢于承认差距、分析不足的态度,使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奥运组委会宏大的抱负--北京渴望在起跑之后,能以实力和奋斗去争夺金牌,创造新的世界纪录。 承办一届历史上最出色的奥运会,是北京的承诺,是北京代表中国向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然而,北京奥运会的目标绝不仅仅是这一单项“世界之最”,它还要通过筹办奥运促进北京及全国的现代化建设,塑造首都和中国改革创新、全方位开放的新形象,推动我国各项事业特别是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对齐心协力进行伟大复兴的中华民族来说,综合国力的“世界之最”,才是最重要的一枚金牌。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筹办奥运,不仅仅是组委会的事,而是每个部门、每个单位、每个人的事;筹办奥运,不仅仅是北京的事,而是全国、全民族的事。只有上下总动员,老少齐努力,才能创造惊世伟业。正所谓众擎易举、众志成城。 宏伟的规划要靠落实去展示,现实的差距要靠行动来弥补。当数十万北京市民,特别是旅游、服务行业的职工坚持学习英语时;当百姓主动去消除京骂、“膀爷”这类多年形成的语言和行为陋习时;当孩子们为保护环境、水源而不断走上街头高声宣讲时,我们看到了心的汇集--北京人在自觉自愿、尽心尽力为筹办奥运动脑筋、出点子,各行各业在争抓机遇、谋求发展。拥有这样一份宝贵的精神资产,使我们有理由期待,在今后六年奥运会筹办期中,北京能有更多的创新、更大的发展,一定能为奥林匹克运动留下独特的中国遗产。(完) |